









50-70年代,食品加工业及食品机械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各地新建一di二jie段大批食品加工厂,尤其是面粉、大米、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厂。食品加工机械包括筛选与清洗机械、粉碎与切割机械、搅拌均匀与均质机械、成型机械、分离机械、蒸发与浓缩机械、干燥机械、烘烤机械、冷冻机械、挤压膨化机械、输送机械等。在多数主要的粮食加工厂中基本上实现了初步的机械化工业生产方式。但同期的食品加工厂尚处于半机械半手工的生产方式,机械加工仅用于一些关键主要的工序中,而其他生产工序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
产品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发达***目前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是集机、电、光、声、磁、化、美等于一体的高技术和高智能的产品。技术水平***体现于产品高度自动化、生产高1效率化、食品资源高度综合利用化,不仅保持食品营养风味,生产出高品质的食品,而且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6%,出口额占总产值10%,若达到基本满足我***品工业生产需求还缺1000~1300种产品,现有的成套设备虽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便宜几倍甚至十多倍,由于性能不稳定或不匹配,食品厂仍不愿选购。我***品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低的表现是:三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在产品中应用刚起步;产品仍以半机械化为主,能耗高;技术水平高且难度大的研制开发周期长、成果少;食品机械生产企业的设备陈旧,导致生产的零部件质量不高。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发达***食品机械企业把科技开发投入、科技***、实验基地的建设都放在重要的位置。科技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8%~10%;不惜重金招聘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员占总员工的30%~50%;企业设有新产品开发部、研究中心、试验中心等机构;拥有***的科研设备、测试仪器和新产品科技开发试验、检测的完备程序。我***品机械多为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放,平均不到销售额的1%;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至今尚未形成带动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企业试验与检测手段和仪器陈旧;企业科技人员少,占全体员工的比例低。尤其在“八五”期间经引进、消化、吸收而自行设计制造的具有国内外***水平的新产品有几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