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前,1879年的爱迪生以一只钨丝电灯泡领起人类开启了崭新的“光明时代”; 一个多世纪以后,到2017年将满138岁“高寿*的白炽灯老矣,将广阔舞台让路给新的主角——LED灯。历史悠久的钨丝灯泡: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9 6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有少于109 6的能量会成为光“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亮了世界上首先的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钨丝灯泡,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白炽灯。1906 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终于让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诀,钨丝电灯泡走进寻常百姓家,并被使用至今。只不过,白炽灯“成也钨丝、败也钨丝”一因为钨丝 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上升得较高,钨丝亦升华得较快,造成钨丝变细,电阻进- 步增大循环,终令钨丝烧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 电灯泡的寿命,直到工程师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氮、氬或气,一般寿命为 1000小时左右。一个世纪之后,白炽灯不得不面临退下历史舞台的困境,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有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如此庞大的浪费,注定了白炽灯的命运即将终止。
正常的HID灯光通量是普通灯的三倍以上,色温由3000k到超过12000k,适用夜间照明、路灯照明就在荧光灯发展的同时,灯泡的另一分支也在发展——1932年, 高压Hg灯开始出售,这便是HID灯(High Intensity Discharg气体放 电灯)发展的开始。1961年,通用电器的吉伯特雷令申请了首一个 金属卤化物灯的专利,这种灯适合用作商业、街道和工业的照明,3年后,它在1964年的世博会上展出,技惊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