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釜设计
反应釜多半都设计成圆柱形,其径/长比为0.66/1.0。其顶和底制成碟状。顶盖用凸缘状的法兰固定,底则焊接在壳体上。顶盖上设有若干个开口如人孔、搅拌杆及热电偶等。磁力反应釜的加热方式有如下几种。
a) 用煤、木材、燃油在底部直接加热。
b) 用电热元件在外侧加热或用循环热媒在夹套内加热。
c) 浸入的盘管通热油加热。
反应釜发展趋势
反应釜发展趋势解读
反应釜在国内的生产和发展一直势头良好。一般反应速度较快,反应时间短,同相反应的化学反应适合连续化操作,产量也比较大,用于该类化工反应的反应釜称为连续式反应釜。反应釜发展生产合理地利用热能,选择合理的工艺操作条件,加强保温措施,提高传热效率,降低了热能损失,余热或反应后产生的热能充分地综合利用。热管技术的应用,将是今后反应釜发展趋势。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生产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染料生产用反应釜国内多为6000L以下,其它行业有的达30m3;国外在染料行业有20000~40000L,而其它行业可达120 m3。
?反应釜夹套放气孔
反应釜夹套放气孔
反应釜夹套放气孔有两种形式:
1.放气孔在上接环上,由于受放气孔焊缝应力影响,放气孔部位上接环变形较大。
2.放气孔在夹套上,用一个90°弯管通到夹套顶部,实现排放废气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在夹套上没有装放气孔,这会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性能。
理由是:a、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夹套顶部积聚了大量的不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中的大量游离氧会渗透到钢板中,并向内部的结合层面扩展,集聚,压力增大而引起裂纹;b、大量的不凝性气体在夹套顶部聚集,形成换热死区,降低设备的整体换热性能。但由于粉碎粒度及物料的摩擦系数不一样,因此会使各种组分的物料参加混合的时间不一样,造成产品的不均匀性。因此,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应打开放气孔排出夹套顶部的废气,***设备的换热性能。
反应釜温度控制
1、反应釜电加热将电阻丝缠绕在反应釜筒体的绝缘层上,或安装在离反应釜若干距离的特设绝缘体上,因此,在电阻丝与反应釜体之间形成了不大的空间间隙。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者装置焊接(粘接)连接的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密封面。其他方法获得高温均需在釜体上增设夹套,由于温度变化的幅度大,使反应釜的夹套及壳体承受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差压力。采用电加热时,反应釜设备较轻便简单,温度较易调节,而且不用泵、炉子、烟囱等设施,开动也非常简单,***性不高,成本费用较低,但操作费用较其它加热方法高,热效率在85%以下,因此适用于加热温度在400℃以下和电能价格较低的地方。
2、用其它介质加热若工艺要求必须在高温下操作或欲避免采用高压的加热磁力反应釜系统时,可用其它介质来代替水和蒸汽,如矿物油(275~300℃)、醚混合剂(沸点258℃)、熔盐(140~540℃)、液态铅(熔点327℃)等。
3、反应釜蒸汽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时,可用一个大气压以下的蒸汽来加热;100~180℃范围内,用饱和蒸汽;当磁力反应釜温度更高时,可采用高压过热蒸汽。
4、水加温要求温度不高时可采用,其加热系统有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敞开式较简单,它由循环泵、水槽、管道及控制阀门的调节器所组成,当采用高压水时,反应釜设备机械强度要求高,反应釜外表面焊上蛇管,蛇管与反应釜壁有间隙,使热阻增加,传热效果降低。反应釜层越厚,其承受温度急变的性能就降低,并且热传递也更慢,热能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