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铝型材介绍
工业铝型材是以铝为主要原材料,再加入其它的合金元素,通过加热、挤压、矫直、时效和表面处理之后形成的一种新型铝合金材料,以6063-T5为主要代表合金的工业铝型材使用为广泛,其中铝的含量为97.35-98.35%,其它的合金元素含量分别为:镁0.49-0.9%、硅0.2-0.6%、铁0.35%、铜、铬、锌、钛分别为0.1%的含量,按照这个比例配方生产出来的业铝型材,抗拉强度可达到180MPa,屈服强度可达127MPa,硬度可达到62HB,所以在铝型材生产时,合金元素的配方显得尤为重要。
各个合金元素的作用:铝元素的密度小(2.7g/cm?),质量轻是众所周知的;镁元素可以增加它的强度与硬度;硅元素可以改善强度与硬度、降低延伸率;铜元素可以改善切削性能;铁元素可以细化晶粒;镍可以提高铝合金的高温耐热性能;铬能降低开裂程度提高铝型材的韧性;锌可以起到强化作用;钛可提高铝型材的机械性能;锰可以提高铝型材的抗腐蚀性能。每一种合金元素都会对工业铝型材的机械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将各种合金元素的含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有些铝型材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就在合金配方上偷工减料,这就是有些铝型材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生产成本是降低了,但是承载能力和其它的力学性能肯定受到影响。
工业铝型材常用的3种表面处理方式
工业铝型材生产厂家的处理表面方式大体存在着阳极氧化、电泳涂装及粉末喷涂三种处理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各有优势,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粉末喷涂存在着以下几点显着优势:工艺较为简单,主要得益于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的自动精度的提高,对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已经可以实现微电脑控制,有效地降低工艺操作难度,同时辅助设备大为减少; 成品率高,一般情况下,如果各项措施得当,可较大限度地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相应地减少了一些生产成本; 工人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由于采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上料方式以及夹具的使用方式已经得到明显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喷涂型材与隔热断桥的联合使用,使其更具有更时尚的潮流,使粉末喷涂型材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其他处理方式生产出来的型材所无法替代的。
如何提高铝合金型材挤压模具的质量
挤压模具使用前期必须对模具进行合理的表面渗氮处理过程。表面渗氮处理能使模具在保持足够韧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以减少模具使用时的产生热磨损。需要注意的是表面渗氮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模具服役期间必须进行3-4次的反复渗氮处理,一般要求渗氮层厚度达到0.15mm左右。模具使用上采用由低到高再到低的使用强度。模具刚进入服役期时,内部金属***性能还处于浮动阶段,在此期间应采用低强度的作业方案,以使模具向平稳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