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是以藏族乐器和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乐器生产制造企业。兼营制作国内各种民族乐器。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智利等国。广泛受到赞誉和好评。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为琴的上面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为马头琴。马头琴不同部位虽由不同木材制成,可其中正梯形的共鸣箱与琴杆多用色木(又名五角枫)。马头琴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由于流传的地区不同,它的造型、名称等也会有不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在内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段古老文化遗风,同时也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
马头琴是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区流传很广的民间乐器,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所以各地区的马头琴在形制、构造、音色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不同,但其音乐本质是相同的。要做到“触弦即准”,就必须在“练”字上下功夫,逐渐使自己的臂、手、指对移动距离和位置形成直感,并将这种感觉与听觉统一起来,达到发音准确的目的。马头琴形制的特点是:斜方型(或称梯形)琴箱,双面蒙有马皮,双弦用黑色马尾编制而成,琴杆上端雕有马头图案,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在内蒙古地区称为马头琴。
扎木年的历史也很悠久哦!
扎木年
扎木年的历史也很悠久哦!我国藏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根据史料记载是藏文古代文献《西藏王统纪》中,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判断出它是由传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也有学者考察认为是传统乐器。传统的扎木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在藏族民间这些部分还有其俗称。多使用桑木、红木、核桃木、木制作,以红木制品为佳。在佛像,壁画上面有很多的运用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