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酵罐灭菌操作说明
罐内的温度逐渐上升,至所设置90°温度时,搅拌电机停止转动,此时打开罐体总进气阀,打开罐体出气管阀,依次打开以下阀门:打开出气调节阀,缓慢打开罐 体进蒸汽阀对罐内通入蒸汽,空气滤器表压开始上升,超过0.1MP时打开冷凝水阀门疏水,继续开大罐体进蒸汽阀,除尽罐内空气后,罐内压缓慢上升,调整出 气调节阀,使之达到灭菌所要求温度压力,达到灭菌温度时计时开始。调节蝶阀由于执行器和阀门的连接属于比较松散的轴键连接,这样阀门开关时常常存在控制上的死区,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控制效果可能稍稍恶化,但也能满足生产需要。
调整夹套进气阀、罐体进蒸汽阀和出气调节阀,使温度、罐压保持所设温度。灭菌时间到后,依次关闭已开的各进汽阀门,关闭蒸汽总阀门,完全放开罐内尾气排气 阀放掉罐内压力,关闭蒸汽发生器电源。打开空气压缩机,等罐压降至0.05MP时,缓慢打开进气调节阀,维持罐内正压。2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对灭菌的影响3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对灭菌的影响4培养基中氢离子浓度对灭菌的影响。
灭菌过程中,操作员应穿长衣长裤,带防护手套,防止烫1伤。灭菌过程中如果蒸汽发生器自动进水,蒸汽总压将迅速下降,必要时可以适当开大蒸汽总阀门,保持压 力,但要小心观察压力变化。对罐内通蒸汽时,灭菌后罐压下降较快,注意通无菌空气时机。尽量不要使空气压缩机和蒸汽发生器同时工作。灭菌过程中空气滤器压 力不应超过0.2MP。(2)进罐空气处于负压,增加了染菌机会,不适于无菌要求较高的发酵过程。冷凝水的大小将影响罐内液体灭菌后浓度,要考虑蒸汽冷凝水增加量。
增加进气量,会增加空气过滤系统的负担,特别是纸质滤芯的过滤器,过滤器对空气流量是有限制的,只有在一定范围流量的状态下,才能达到过滤效果。还有,增加进气量,就等于增加了染菌的几率,因为任何过滤系统都不是绝1对的,多进气,染菌几率增加!
因此,发酵罐通气量不是越大越好,您要做的就是保证发酵罐内部液体循环搅拌正常即可,菌球的大小是由进气量、液体培养基配方、摇瓶质量等多方面决定的。
误区三:使用二级摇瓶
很多人为了快速培养更多的摇瓶,用摇瓶接种摇瓶,我们叫做倒瓶。这是很***的一种做法!而氧气过量(即过量曝气)则会由于絮凝剂遭到***而导致悬浮固体沉降性变差,同时使能耗过高。只有试管母种直接接种的摇瓶纯度和活性才是1高的,一个摇瓶转接成十个摇瓶,没有谁能保证十个摇瓶都能保证合格的纯度和活性,这样没有保证的二级摇瓶接入到发酵罐中,纯度和活性很难保证。
误区四:发酵罐液体使用前不进行检测
很多人在发酵罐培养好准备接到固体前,完全以菌球形态、液体颜色、排气味道等宏观指标来确定发酵罐是否染菌,是否能够接给固体,发酵罐在接给固体前一定要进行取样检测,即使常年制作发酵罐的技术员,也无法保证通过宏观能够百1分1之1百的确定发酵罐液体中没有细1菌。c.竖式列管冷却装置:这种装置在罐内分组装有多根列管,适用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
误区五:采用连续发酵的方式
很多食用菌工厂和技术员为了图省事,采用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的方式制作液体,连续发酵是药厂培养微生物使用的发酵方式,药厂微生物发酵是允许有5-10%染菌的,因为一定比例下的染菌不影响正常发酵产物提取的,而我们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不允许有一丝一毫染菌的。这种冷却装置应用于容积较小的发酵罐、种子罐,夹套的高度比静止液面高度稍高。
发酵使用的基本步骤
1) 校对pH电极和溶氧电极。
2) 罐体灭菌。根据需要将培育基配入罐体,按需求封好后将罐体放入大灭菌锅灭菌(115℃,30分钟)。
3) 待罐体冷却后,将其置于发酵台上,安装无缺;翻开冷却水,翻开气泵电源,衔接通气管道开端通气,调理进气旋钮使通气量恰当;翻开发酵罐电源,设置温度、pH、拌和速度等, 640r/min下开机滚动30min,设定溶氧电极为100。
4).待温度安稳,各项参数都正确后,将预摇好的种子接入,开端发酵计时,并开端记载各种参数。
5).发酵结束后清洁罐体和电极,将电极刺进有4M氯1化1钾的三角瓶中待用。罐体:首要用来培育发酵各种菌体,密封性要好。
固体发酵罐酶制剂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在固态发酵工程中,有一种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加工速度、有效提高饲料质量的制品,称之为饲料酶制剂。饲料酶制剂经过从生物体内运用高科技将其具有催化能力的酶获取出来,在此基础上,混合以其他营养成分,从而达到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的目标。当前从动物到植物,酶的获取成本都比较大,因此市面上所出现的饲料酶制剂基本上都是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来。此外,在发酵进程中会发生严峻的泡沫,使管线、啤酒发酵罐体内雌存在大面积或局部污物,一方面构成微生物藏身和繁衍的场所。一般而言,市场上出售的酶制剂包含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两种,而其中常用的酶制剂大约有8种,包含脂肪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蛋白酶、半乳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