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气化技术(图2)。生物质在床料的辅助流化作用下,在炉内经历聚集、沉降、吹散、上升再聚集的物理衍变过程;我国利用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质发电技术不成熟、项目造价高,总***大,运行成本高,尽管***给予了电价优惠政策,但盈利水平还是不如常规火电。循环床中气体、生物质、床料发生剧烈的传热传质和接触反应,形成炉内循环。同时气体对生物质和床料的微小颗粒实现快速夹带,经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残留可燃组分和床料,由回料装置送回反应区,形成了炉外的物料循环。气化炉内外两种循环平衡的建立,保证反应进程稳定,是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核心。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完成气化,产生燃气经过净化系统除尘后,以热燃气的方式直接送入大型燃煤电站锅炉,与煤粉进行混烧,利用原有发电系统实现发电的技术。




运行经济分析
由于收购燃料价格上涨到310元/t,运行成本约为0.586元/(kW˙h),上网电价为0.635元/(kW˙h)(含0.25元/(kW˙h)的补贴)时,尚盈余0.049元/(kW˙h),约满负荷运行5500h计算可赢利404.25万元,考虑每年还本付息473.2万元,还本付息后要亏损68.95万元,约每年运行小时数达到6500h才基本持平。从以上估算看,***出台的政策也要随着市场变化适当调整,否则这些绿色能源很难维持下去,***者也会很快退出生物质发电这个市场。农林固体生物质将具有可再生性,只要人类行为得当,这种能源就不会枯竭,可以周而复始的产生。




本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是一种将生物质气化处理的供气发电系统。
1,技术背景
石油、天燃气、煤等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而使用***的气温逐步暖化而产生温室效应。鉴于此,《京都协议书》规定了各成员国应当在未来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今后全世界所有粉煤电站多要采用气化发电的新工艺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找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曾在历史短暂辉煌的生物质能被人们重新重视,我国在2006年1月1日执行(可再生能源法) 对生物质发电补贴0.25元RMB/每1度电(1KW)。该技术在国内由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