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TSS:TSS和VSS分别是指单位体积的污泥中,总固体和挥发性固体的质量。 VSS/TSS通常在0.7~0.75。
超负荷运行,实际上就是负荷量超过了厌氧污泥中产甲1烷菌的产甲1烷能力,而此时的负荷量往往并没有超过厌氧污泥的水解酸化能力。所以就出现了反应器的VFA开始累积,浓度不断上升,出水pH值降低,去除效率下降这种污泥酸化现象的发生。
所以,了解厌氧反应器的污泥总量,并以此来维持合理的运行负荷,是预防厌氧反应器出现酸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也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1效反应器。其依靠沼气在升流管和回流管间产生的密度差在反应器内部形成流体循环。污水中的有机废弃物始终是造成环境污染重要的污染物,它是使水域变质、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有机废弃物在废水中可以以悬浮物、胶状物或溶解性有机物的方式存在,在水污染控制中主要以 TS (固体物含量)、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作为监测目标。当一个厌氧反应器需要进行生物启动时,如果需要处理的有机负荷小于该反应器大的处理负荷时,可以按照需处理的有机物总量核算出相应的厌氧污泥接种量,而没有必要满量接种,从而降低厌氧污泥的采购成本。

由于厌氧污泥中产菌对其生存条件的要求比水解酸化菌苛刻的多,所以当反应器的pH值或温度的控制范围出现很大的偏差,就会使产菌的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而水解酸化菌所受到的影响却远远小于产菌,其结果同样会导致厌氧反应器发生酸化现象。凡是对厌氧生化反应器有运行经验的人都知道,污泥发生酸化后,会对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任由污泥继续酸化,甚至可能导致厌氧污泥产能力的完全丧失。虽然该限制值从污泥负荷的概念上理解是针对整个厌氧污泥,实际上真正的对象是针对厌氧污泥中的产甲1烷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