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积式换热器
钢衬铜热交换器比不锈钢热交换器经济,并且技术上有保证。它利用了钢的强度和铜的耐腐蚀性,即保证热交换器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又使热交换器出水质量好。钢壳内衬铜的厚度一般为1.0mm。
钢衬铜热交换器必须防止在罐内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产品出厂时均设有防真空阀。此阀除非定期检修是不能取消的。部分真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排出不当,低水位时从热交换器,或者排水系统不良。水锤或突然的压力降也是造成压负的原因。
商品特性
1、容积式换热器热媒温降大。碳酸饮料换热时,凝结水出水量温度约50℃,回自来水管左右应设疏水阀,给应用检修产生便捷,水-水换热时,热温降至同型换热器的2~2.5倍,120~150℃的高溫开水换热后可降到70~75℃。2、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好用,热管散热好用,热管散热损害小,环保节能。另外,以蒸气为热媒时,能收购约占全部换热量的15%凝结水发热量。3、冷水区小,容量使用率高。4、维持了容积式换热器贮水量大,水力坡度低,供电安全性平稳,便捷清垢之优势。换热器种类有很多,比如浮头式换热器、螺旋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等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换热器均有自己的特点,用户可根据自己家中是需要选择相应的换热器。
换热器形式多样、版型多样、规格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它们的属性是相同的,都是适用于水和水进行热交换、温度不高的蒸汽和水进行热交换、高温的油和水进行热交换的情况,而这些流通介质采用的换热设备可以说传热系数更高、换热效果更明显、利用资源能力强,是现代社会的高质量的换热设备之一。随着应用换热器的用户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换热器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哪些。容积式换热器产品一种容积式热交换器,它由器体、器体内的蒸汽盘管组件以及蒸汽进口与出口,冷水进口与热水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体(1)的内表面上喷涂有一层高温熔化的防腐合金层。
一、选型不标准、流量考虑的不周全:因为很多用户在咨询价格或选购设备的时候,都是只提供相关的换热面积或者是换热量,而不考虑流通介质、流通介质的性质、流通介质的流量、流通介质的成分以及相关流通介质的工作压力,而只是单纯的考虑换热器换热面积忽略其它要求,这样选型的换热器肯定是不太合适的,要么就是选型大了、要么就是选型小了,反正就是不符合正常的使用要求,所以这样也会造成换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容积式换热器的选型应该首先考虑小时用水量,其次要考虑缓冲容积防止热水忽冷忽热,一般缓冲容积是小时用水量的1/4。
二、系统配置结构不合理:绍兴市压力容器厂家生产的换热器都是会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要和实际工况要求来进行设计和配置,而有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而热交换器仅仅起到热量转换作用、遵循能量导恒定律,即热侧放走的热量等于冷侧吸收的热量,很多情况下、热侧来自于发热系统的热量没有足够的冷侧冷却水带走,如水量不够、水温不够,导致热侧温度下不来,如果是这种原因,换热器再大也没用。容积式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三、生产厂家的设备不符合标准:一般换热器的生产厂家都是会根据国标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生产和设计,在出厂前都是会经过相关的检测和试压合格之后才给予出厂销售给用户的;然后要找平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就位后需用水平仪对换热器找平,这样可使各接管都能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连接管道。而新兴的一些小型生厂家不走正规生产程序和流通,私自进行设计和制造就会造成换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发生。
容积式热换器也被称为”容积式换热器”或容积式水加热器”,是一种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便于装置保护的市场占有 率较高的生活热水生成设备 ,在国内众多暖通换热工程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组成原理:立式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制、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在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六次往复流程的换热管制;在换热管制侧下方设有
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具有传热系数高长处
1、装置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净间隔为700mm ,设备与墙体的净间隔为1000mm。
2.为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热交换器的顶部须装安全阀,其敞开压力宜为热水体系作业压力的1.05倍, 且不得大于换热器本体的规划力。
3、为避免安全阀作业失效,体系内应设胀大水箱或压力胀大罐与热交换器相连。
4.热交换器在热水供应体系装置调试完成后。在外表面作保温层。
5.为延伸立式容积式热交换器的运用寿命。削减修理作业量及节约能源。坚持换热。当被加水的总硬度大于等于300mg/L (以CaC03计)时。宜采取适宜的水质软化或水质稳定防垢措施。
5.为保证供水质量。及时扫除壳体内下部沉积的污物,热交换器每周应开排污阀1~2次。进行排污。
6.为延缓结垢。削减修理作业量。被加热水终温宜控制在50-60°C之间。
7.热交换器运用中应定期查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 -次内外部查验。每六年至少进行- -次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