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大动物地理区系,白蚁种类异常富庶,已知白蚁有4科44属479种,大多分布于南方,少数出现于华北和东北的辽宁等地。其次是巢的菌圃和泥骨架含铜量也高,黄翅大白蚁的菌圃为131ppm,黑翅土白蚁的菌圃为128ppm,泥骨架为69ppm。其中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蚁种类有70余种,主要蚁害种有19种。白蚁在我国的活动分布主要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向北渐渐稀少,往南逐渐递增,***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外,其它省(区)都有其分布白蚁(10张) 记录。其中,云南省分布白蚁种类多(125种),其次是广东(69种),广西(67种)和海南(65种),辽宁、北京、山西等省、市分布白蚁种类少。我国白蚁分布的北界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北的分布是在辽宁的丹东和北京地区,至西藏墨脱一线为界,其东南部是我国白蚁的分布区,约占***总面积的40%。
白蚁在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学家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清楚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们和其它昆虫的关系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之前,它们一直被划在一个包括蟑螂的网翅超目(Dictyoptera)之下,居于等翅目(Isoptera)之中。
然而,一个新研究却将白蚁划入了蟑螂的家族,构成了等翅目(Blattodea)下的新的一个科——白蚁科(Termitidae)。在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的热带森林和草原上,有圆锥状、馒头状、蘑菇状等各种白蚁土堡,如澳洲北部的一种弓白蚁,筑高而长的楔形垄巢,有规律地朝南北指向,有“罗盘白蚁”之称。等翅目不复存在。Paul Eggleton、Daegan Inward1、George Beccalon网翅超目这个类群进行了全1面的DNA分析。他们选取了107种白蚁、蟑螂以及螳螂(网翅超目的第三个成员),进行了分析。
“让蟑螂演化成白蚁的关键,就是出现了吃木头的能力,”Paul解释道:“它们还逐渐失去了卵鞘,有些后代成为了工蚁和兵蚁。每年4-6月是白蚁其分飞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1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白蚁是社会性的蟑螂。这句话的确会让人觉得奇怪,因为白蚁和蟑螂看起来是如此不同,但对于动物来说,随着行为的改变,样貌也发生改变并非罕见。有名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很可能就是黄蜂演化出来的。
George Beccaloni说:“在动物学中,一个‘目’这么大的类群的分类地位就这样改变,是很罕见的。如果我们的研究正确,那教科书就要改写。”
区别蚂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白蚁当作蚂蚁,或俗称“白蚂蚁”。实际上白蚁和蚂蚁在昆虫纲的分类体系中,它们分属蜚蠊目和膜翅目的昆虫。
白蚁是一种有二亿五千万年生存历史的昆虫;有翅成虫的前后翅几乎等长,翅长超过身体;工蚁、兵蚁大多淡白色或灰白色,其胸腹间交接部分宽度变化不大,眼睛退化畏光,行隐蔽活动:食料为木质纤维素类物质,不贮粮;属不完全类昆虫。而蚂蚁仅有六千万年生存历史;其有翅成虫的前翅大于后翅;多为***、褐色、黑色或桔红色,其胸腹间有明显细腰节,不怕光,多在露天场所活动;以肉食性或杂食性为主,有贮粮习惯;属完全类昆虫。应根据不同白蚁种类和寄主的生态特性防治,以防为主,合理使用农1药。
从昆虫的进化史来说,白蚁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原始的昆虫类,与蟑螂的关系相接近,算得上是昆虫界的老祖先之一,而蚂蚁则与蜜蜂的关系较为接近。每年4—6月份是白蚁群体的繁殖季节,成千上万头带翅膀的繁殖蚁从原群体蚁巢中迁飞出去,脱翅后的成虫雌雄个体结成配偶,一旦有适宜的地方就会生存下来,创建新的群体,这就是又一代白蚁群体的开始。二者之间从形态、进化、食性等方面都相差尚远。而与人类的生存年代相比,白蚁更堪为群落生活古老的1者,称为营群落生活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