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股骨头坏si的措施常见:
1、尽量避免髋部外伤,如果发生髋部外伤要积极jiu诊,充分休养;
2、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禁止饮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糖皮质激su类yao物;
3、慢性***患者、shen移植、减压病、镰状细胞贫xue、高脂血症、痛feng、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正规的治liao,减少股骨头坏si的发生率。

髋关节检查法
1.望诊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 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长短,肌有无萎缩。同时检查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
2.触诊检查压痛点, 是否有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挛,是髋关节***的早期表现。
3.动诊下肢伸直, 髌骨向上,即中立位,为0°。屈曲130°~40°;后伸10°;外展30° ~45°内收(髋于微曲位时) 20° ~30°。于俯卧位内旋40° ~50°;外旋30° ~40°。于仰卧位内旋30° ~45° ;外旋40° ~50°。在检查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时,应保持稳定,即髂嵴位于同--水平,消除腰椎的侧弯来代偿髋关节的活动。常用的动诊有4字试验和Thomas试验。4字试验主要检查髋关节的旋转是否有限制,说
明是否有髋关节内病变或内收肌痉挛,Thomas试验是测试髋的屈曲畸形。
4.量诊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是检查不对称的主要方法。两下肢必须置于对称位,gu盆应放在同一-水平位,两侧髂嵴应在一横面 上,可测量下肢的相对长度和真实长度。若一侧出现畸形,健侧应置于相同状态,测量的长度比较才有可靠性。对称的周径测量可了解肌肉的萎缩程度。
可用:
①Shoemaker髂转线;
②Nelaton髂坐线;
③Bryant三角来核查,两侧对比。

大家都知道髋关节可以在矢状面做屈、伸(FLX,EXT),在额状面做内收、外展(ADD,ABD),在水平面做内、外旋(INT ROT,EXT ROT)。
以上运动中,髋关节和都会产生以下相对运动:
1.固定,股骨相对于运动。
2.股骨固定,相对于股骨运动。
当在做Pelvis-on-femora运动时就涉及到下面需要说的:
Ipsidirectionallumbopelvic rhythm(腰椎-同向节律)和Contradirectional lumbopelvic rhythm(腰椎-反向节律)
A。同向节律指腰椎和向同一个方向转动,例如当我们在做弯腰捡东西等一系列需要上半身大幅度位移的活动。这样可以增强腰椎的活动度。
B。反向节律则相反,比如在正常行走过程中,上身直立,屈髋时腰椎和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平衡,完成行走的动作。
当髋关节在做内收外展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不支撑体重一侧的抬起(较对侧的iliac crest高)即为外展。反之内收是降低不支撑一侧的。
(ABD 30°,ADD25°)
当髋关节在做内外旋时,非支撑侧髂嵴在另一侧的前方则为内旋,反之在后即为外旋。(内外旋都为15°)
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区分不用情况下的-股骨运动模式了呢~

1. pelvic-on-femoral FLX
gu盆相对于股骨向前旋转完成屈髋动作,使gu盆前倾(anterior tilt)的是一对协同的力,需要屈髋肌群和背伸肌群协同作用。
2. pelvic-on-femoral EXT
相反,在做后伸时,需要gu盆相对于股骨向后旋转完成后倾,这时候的一对协同力则为:腹肌和髋后伸肌群。
3. Femoral on pelvic hipflexion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做类似直腿抬高的动作时,股骨相对gu盆前屈,需要很强的腹肌协同收缩能力,否则会导致gu盆通过前倾代偿。
A.腹肌收缩协同发力 B.腹肌减少或没有协同发力
4. Femoral on pelvic hipextension
在屈髋的时候可以伸髋肌群的力矩,且在屈髋时很多髋关节外展的肌群会产生一个后伸的力矩(PS 这和现在短跑的起跑方式有关吧)
5.髋关节内外旋和内收外展
在讨论髋关节内外旋的时候不可避免就需要讨论到梨状肌这块“狡猾”的肌肉,当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时,梨状肌作用是外旋;当屈髋超过90°之后梨状肌就和臀大肌前束和臀小肌后束一起成为了内旋肌群。
所以我们想要牵伸梨状肌时候需要在屈髋90°以上的时候做髋关节的外旋来进行牵伸。
髋关节的众多外展肌中(臀中肌,臀小肌等),臀中肌的力臂是***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