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单层钢结构多采用轻钢结构,构件轻质高强,结构抗震性能好,可建造大跨度(9-40m)大柱距(4-15m)的厂房、车间、仓储等,并且美观,屋面排水流畅、防水性能好。
单层钢结构所用构件多在工厂制造,成品精度较高、质量好、到现场只是吊装,对施工施工质量很有保证。
构件既可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电焊连接。具有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安装迅速。占地面积小,不受雨季或冬季等季节限制的特点。
由于轻钢结构具有结构轻巧,自重轻的特点,与混凝土结构相比自重减少(70%-80%)用钢量仅为20-30kg/㎡,节约***,可用建筑各种轻型工业厂房、车间、仓储、***设施、***场所等。
钢结构厂房日常维护和***
钢结构厂房日常维护和***1、在我们钢结构厂房安装好之后,对于业主来讲,不可以私自更改其结构,不可以拆卸任何的螺栓等部件,不可以增加或减少隔墙,如果需要更改什么部位的话必须和厂商协商一下,由厂商来判断能不能更改。钢结构在使用了3年左右后必须要用油漆***一次,从而给建筑与美观与安全性。钢结构厂房是有钢结构部件所连接的,所以在使用电器设备,比如电线什么的应用线槽线管隔离,以免发生触电事故。[3] 2、钢结构厂房一定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正常情况下的话需要一年进行一次检查维护。钢结构厂房外墙清洗时需要注意不要有乱现象,不能使用钢丝球,板刷等有研磨的洗洁产品,用洁净水时应该从上到下冲洗。钢结构厂房上有树枝、树叶等类似物体应要及时清理掉,以免积压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钢结构厂房金属板表面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以免日晒雨淋腐蚀金属板面。如有需要采用全部涂刷高弹性纳米材料,用于保护金属屋面板,并起到有效的隔热防水作用,节约室内空调能源。 [3] 钢结构厂房的***和维护对于钢结构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业主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对于中碳钢、高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等脆性较大的材料,由于冷却收缩变形会产生裂纹、故不得采用。如在***和维护中遇到什么问题,要与***钢结构厂家联系,取得帮助。


未来建筑=被动房 装配式 钢结构?
能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
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冬季的长江流域,“屋外比屋内暖和”将不再出现,南方的供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新工艺、新建筑——被动房。
2016年9月22日至23日,一届亚洲被动房大会在青岛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顺利进行,来自德、奥、意、日、韩等国的***与国内知名学被动房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BIM技术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
BIM建筑信息模型
BIM指建筑信息模型,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从立项到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应用BIM技术进行立体施工规划以及可视化的虚拟建造,这使得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大大减少了各种变更和返工同时使工期和成本得到优化。
同时,依托BIM模型与楼宇智能控管系统的兼容,位于一层的能源管理中心可以将整个体验中心的能源消耗状况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得人们对被动房的绿色节能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被动房大会上,多位***学者提到了BIM技术在被动房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作用,与会***就BIM与被动式建筑一题专门对BIM技术在方案优化以及建筑光学、热学的等方面模拟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BIM技术与被动房的密切结合将会未来被动式建筑理念的发展潮流,BIM技术将为被动式建筑技术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耐火性当钢材表面温度在1500C以内时,钢材的强度变化很小,因此钢结构适用于热车间。
为贯彻落实***部委关于推广BIM技术应用的要求,中德生态园制定了《会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意见》,在园区工程项目中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目前已在被动房技术体验体验中心、汉德D-ZONE等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实践。
日前,******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项目完成了结构封,这也标志着被动房初步建成。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主楼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4米,***基础,钢框架结构,主要为实验室和研究室;强度高,重量轻钢材的密度虽然比其他建筑材料大,但它的强度很高,同样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可以做成跨度较大的结构。合堂教室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13.4米,***基础、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大会议室和90人合堂教室。该工程为国内一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体系,用钢量约为9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