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是以藏族乐器和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乐器生产制造企业。兼营制作国内各种民族乐器。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智利等国。广泛受到赞誉和好评。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中,珍藏有马头琴多件。这样一来,马头琴"家族"就形成了一个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乐器组,充实了中国民族乐队。其中有一支来自东蒙民间的马头琴,系用当地所产的松木制作,琴箱正梯形,箱长29厘米、上宽23厘米、下宽26厘米、厚9厘米,正、背两面蒙以马皮,背面皮面***开有一个金钱眼状出音孔,孔径7.8厘米。琴头琴杆用一根柴木制成,全长108厘米。
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极受尊崇,已成为蒙古族民族文化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在马头琴起初阶段,琴头除了马头外,还有人头、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近几十年来,蒙古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着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弦轴又称把子,采用黄杨木或琴杆木料制作,轴杆为圆锥体,轴柄呈圆锥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圆锥形 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便于拧转,有的轴顶为圆球形。每当寻找到一块能制作好琴的上等木材,就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友,因为“木材选择直接决定了马头琴在演奏时能不能发出甘美、浑厚的音色。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皮面***置木制桥形琴马。张两条马尾弦,两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长马尾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条或木料制作弓杆,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
练琴时,有些坏习惯是必须要注意克服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要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养成好习惯,琴技稳步提升,同理,养成了坏习惯,那也必定走上弯路,越练越差。
在这里列出一些练习马头琴容易犯的错误,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手型不正确
马头琴的左手其实没有固定手型,但还是有一些便于练习的手势的,比如拇指把着琴的力道不能太死,再比如保留指的预留。
而右手握弓的手型比较统一,无名指小指压弓,食指中指托琴杆。右手比较关键的地方是压弓的力道和手腕的配合。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正确的手型的。
2、过度追求速度
老师一直会强调拿到谱子要先慢练。很多人拿到个新谱子就想马上把它拉好,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所以既不要贪快,也不要同一时间段练习很多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