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手架的***离不开以下三个要点
首要,以碗扣式脚手架为例,在施工中要严厉依照规划施工,防止不必要的耗费。碗扣式脚手架有些配件是易损坏的,所以要有必定经历的***人员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有效削减损失,一起确保作业安全。
第二,妥善保管。在放置脚手架时要做好防水、防潮办法,防止发作锈蚀。一起排放有序,这样方便规范化办理,也不容易形成配件的紊乱或许丢掉,所以较好是有专人担任架子的收回入库,关于运用情况随时记载。
第三,定时保护。要定时对架子涂改防锈漆,一般两年一次。湿度比较大的地区,要求一年一次,以确保架子不会发作锈蚀。
?盘扣式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目前在国内的建筑施工中,较为标准规范的施工单位已经基本杜绝了门式脚手架搭建超过2层高度的违规问题,取而代之的更多是采用钢管,扣件搭建可移动的工作平台。但其笨重安全欠佳效率不高等问题急需解决。
此类产品如若导致事故,不仅对施工方城市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脚手架行业也带来了不好的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采用移动式铝合金快装脚手架进行施工,效益明显。
脚手架、连墙件的验收
连墙件设置种类有两种: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施工现场宜采用刚性连墙件。高度小于24米的脚手架,需3步3跨设置连墙件,高度在24米至50米之间的脚手架需2步3跨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应从脚手架体底层起初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连墙件应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距形布置。
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也可采用脚手管、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并在两头设置防滑措施。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上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应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可靠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结构。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分开拆除。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40m以上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