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中国从光伏电池的代工工厂逐渐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强国。对于这一历史良机,国内光伏企业所面对同行的挑战其实更为严峻。只有不断地提升光伏产品质量,打通国内、国际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利用机会,将企业做大做强。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这种优势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将太阳能作为***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中国大陆光伏产品主要供应给欧美市场,国内市场份额很小。
由于欧美各国市场需求的增大,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在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将更为广阔。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光伏电站出现与产业融合的趋势
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扩建,电站建设土地资源出现缺少,电站综合收益需要提高,光伏电站出现与产业融合的趋势。光伏与传统水处理市政设施相结合,通过光伏水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和单位水处理的碳排放。再如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棚顶安装光伏电池或集热器,柔性透光,适合于某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也能实现工业化和土地的高产出。光伏与尾矿治理、废弃的塌陷区循环经济建设或生态综合治理相结合,使得废弃土地得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相关部门加强推广应用太阳能、制定相关政策和积极扶植,建筑部门加快太阳能利用的措施下,光伏电站与建筑物构件相结合,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满足建筑物对电能等能源的需求,减少***支柱发电手段的负担,使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化。
通过对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在未来用户直接消费方面还是在电网运营商采购上,光伏发电都将成为下业的优先消费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