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750型炉前铁水管理仪
它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全,适应性好的特点。温度传感器,镍铬-镍硅补偿导线等核心部件均为日本进口,主要测量铁水含碳量,含硅量,碳当量,冷却曲线,过冷度,球化率,强度,硬度等指标,并具有自动计算炉料添加量,自动保存测量数据,历史数据浏览等辅助功能,可手机的远程监控设备,远程浏览历史数据。自产品上市以来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大量铸造检测设备的使用,使得管理工作量增加,各种检测信息处理流程更加复杂,对检测信息的收集和及时反馈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各企业对这种检测信息的处理还大多处于原始手工记录、处理,并通过记录表层层上报的方式完成。准确性差,数据传递慢,处理措施到达使用人员手中不及时,不利于管理部门的决策时的参考。这种状态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相比差距较大,在此方面的进步提高一定会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企业应用需求的条件下,瞄准现代电子产业的较高水平,利用新的电子技术,提出铸造企业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方案,可以实现铸造企业现场检测数据的分散采集,自动记录,实时传输,集中管理,统一分析,多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给决策使用人员,同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长期保持设备正常工作,提供维修维护信息,可以自成***系统,单独工作,也可以通过系统接口,与企业现有局域网互连,也可以接入INTERNET和GPRS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实现无间断的24小时的监测与管理,可以灵活组网,根据需要改变网络分布。
铸造行业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行业,影响因素非常多,生产过程控制难度非常大。稳定生产质量,除严格控制进料外,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较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用设备系统保证工艺过程的质量和稳定性,已是我国当前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而检测设备的使用更是我国铸造行业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们总希望能在浇注铸件之前知道这包铁水或这炉铁水是否合格,也就是铁水质量炉前控制问题。其内容包括:成分、状态以及铸件的物理性能。其中,主要的是成分和状态,它直接关系着浇注成型后铸件的质量。
生产不同铸铁件时的各种温度要求
a) 可锻铸铁
电炉保温研究表明,在1450度保温10min后,可锻铸铁铁液结晶属内生性,即它的结晶在整个铸件范围内同时进行,形成不规则的树枝状结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温度提高到1600度时,将转变为外生性,即形成有规律的树枝状***的结晶,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铁液的过热温度不要超过1550度。
b) 球墨铸铁
球铁生产中的脱硫需要有良好的温度配合,有工厂实践证明:当脱硫剂CaC2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1.2%,吹气时间为5min:
1)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50度时,脱硫率不高于70%;
2)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70-1480度时,脱硫率为80%;
3) 当铁液出炉温度大于1480度时,脱硫率可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