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波杀菌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达到食品灭菌、保鲜的目的。
微波杀菌机理
1、热效应理论
微波产生热效应的机理主要是离子极化和偶极子转向。
离子极化是指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离子极化。离子带有电荷从电场获得动能,相互发生碰撞作用,动能转化为热。
偶极子转向是指有些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不重合,分子具有偶极矩,形成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就会产生转矩并发生换向“变极”运动。分子之间会产生强烈振动,引起摩擦发热,使物料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目的。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芮汉明等以白切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30℃储藏60天以上的白切鸡联合杀菌工艺为:①微波杀菌,微波频率2450MHz,微波功率670W,微波压力100kPa(表压),微波时间10min;②100℃沸水杀菌15min。
芮汉明,蒋宇飞研究了整鸡软罐头在微波杀菌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能较好的保持鸡肉软罐头的感官品质,又能实现25℃以下保藏6个月以上的Z佳杀菌工艺为: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670W,微波杀菌时间10min。
杨家蕾、董全采用质地剖面分析法研究了微波杀菌对重组酱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发现微波杀菌不会影响重组酱肉的质构特性,不会降低其口感。
荷兰食品公司将盒装鱼、肉食品经微波72℃~75℃快速均匀杀菌后,产品能够在0℃~4℃冷藏柜保存180天。国外还有用微波对鱼肉、火腿进行杀菌处理。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频率高
由上表可以看出微波的微波的频率很高,周期和频率乘积恒为一,因此振荡周期很短。它的频率由产生微波的电子线路参数决定的。
根据实验得知,我们需要将微波固体器件、微波电子管替代一般的电子管,用作放大器,衰减器,隔离器。因为频率越高,损耗也随之提高,携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微波传输的波长跟线度很像,容易被阻断,所以我们更加需要使用不同的元器件来替换分立的电容器、电感器以及电阻器等。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