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凝胶的基本性质。
热学性质
气凝胶材料纳米颗粒骨架结构和尺寸孔径分布范围均匀,使其具有极低的密度和热导率,因此二氧化硅在隔热保护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研究表明,气凝胶的热对流效应微乎其微,对于一般气凝胶来说其热导率由气态热传导、固态热传导和热辐射组成。而常压下材料孔隙内的气体对热传导可忽虑不及,所以气凝胶的热传导主要由固态热传导和辐射热传导所决定。极低的密度增加了固体导热途径,有效降低固态热传导;而加入遮光剂能极大增加比消光系数,降低辐射热传导,从而让其具有极低的热导。


气凝胶毡的物理性能
包装形式:卷状 厚度:3mm, 6mm, 10mm 宽度:910mm, 1500mm密度:~220kg/m3 适用温度:650℃或800℃ 疏水性:整体疏水导热系数:0.018w/m·k (25℃时) 气凝胶毡的优点 优异的隔热效果 气凝胶毡的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2-5倍,且寿命更长 减少保温层厚度 气凝胶毡取得同等隔热效果,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几分之一 憎水性和防火性 气凝胶毡整体憎水,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管道、设备内部,同时具有A1级防火性能 施工方便 气凝胶毡质轻,容易裁剪、缝制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管道、设备保温,且安装所需时间及人力更少 节省运输费用 更小的包裹体积及更轻的重量可大大降低保温材料的运输成本。

气凝胶保温材料为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较多的关注在散热上和单体级别的热失控机理和特征研究。对于电芯之间的隔热阻燃和热失控防护关注较少,但是当某电池单体触发热失控时,产热量骤增,散热量远小于产热量,热量向周围电池传递,会迅速引发周边电池大规模热失控,形成由单体热失控触发继而传播到整个电池系统的热失控级别引起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在电池单体之间增加隔热板,减缓热失控的 传播速度,采取进一步消防措施争取时间。针对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问题主要通过在电池组内增加隔热层,阻断热失控从失控单体向周围传播,来实现降低电池组的损害以及附带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动力电池保温隔热材料有泡棉、塑料泡沫、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真空隔热板、二氧化硅气凝胶等,电池组内隔热板是置于单体电芯之间,能够有效延缓或阻断单体电芯热失控向整个电池系统的传播的一种热防护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