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开花至结果期间是能保证较长的日照条件,一般在12~14小时的光照时长为好。
据研究测定,草莓光饱和点相较其它作物较低,约为2万~3万勒克斯(所谓光饱和点是指即使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也不再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因此如果以人工光源以补充光量,光源的光谱分布也应该接近于此范围。冬季大部分草莓都是在大棚或是温室内栽培,那么草莓在这样的条件下光照强度能不能达到要求?据测试,冬季晴天中午,大棚内的照度为1万5千勒克斯,雾、霾天及阴天只能免强达到5千勒克斯,如果是雨雪天气那就会更少了,那么很多莓友对冬季大棚要不要补充光照就有了答案,我们认为在冬季大棚温室生产条件下,如果有条件采取补光措施,以保证草莓正常生长发育。

怎样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其实提高大棚光照的潜力很大,措施也很多,但往往越是简单的办法越容易被忽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几个增加棚内光照的方法。
一是选择结构形式好的温室,可有效减少棚内支柱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
二是选用透光率高、流滴性好的棚膜;
三是要经常清扫棚面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这项工作虽较费工,但可提高光照30—50%,效果好,简单易行。
四是铺设银色地膜增强植株间光照强度;
银地膜图片来自陶腾莓友
五是在保证棚内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提早揭帘、晚上延迟盖帘,延长光照时间;
六是可在草莓棚后墙处悬挂反光膜,能明显增强棚室北侧的光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七是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植物专用补光灯,进行棚内补光。
后大风、降温、雨雪、连阴天以及极端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对草莓生产影响很大,极易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绝收。平时我们应注多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及时掌握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