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面肥与哪些因素有关?
叶面肥施用效果的好与差,与施用的天气、温度、风速、时段有一定关系。不同作物其叶肉细胞结构松紧、孔隙大小、展开时间等有差异,叶片吸肥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作物叶片这一生理习性,喷肥天气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露水干时或下午4时后,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照射,以免液肥蒸发过快影响吸肥效果或灼伤叶片。喷肥时气温应达25-30℃,液肥的水温应在20-28℃,水温、气温过低都会影响喷肥效果。因此在栽培中,除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外,采取叶面施肥是当今蔬菜生产获得高产、的又一主要措施。在风速过大的天气,施叶面肥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喷肥后2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施用时间,喷早了苗小叶窄,吸肥少,浪费多,效果不理想;喷迟了叶片褪黄老化,吸肥功能降低,有些作物还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降低品质。以采收籽粒为对象的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油菜等,以始花期至灌浆期喷施叶面肥为宜。此期植株生长旺盛,需肥量大,叶片吸收能力强,喷肥效果较好。以采收茎叶为对象的,如芹菜、大蒜等应在上市前25~30天为好。叶面肥施肥有诀窍,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品种选择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钾、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叶面施肥效果较好,而含氯离子、易挥发及难溶性肥料如碳铵、氯化铵,钙镁磷等不宜选用。瓜、球、荚果类作物,以膨大期喷肥效果为佳。在期内喷肥,能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叶面肥一般在下列地块施用效果较好:一是遭受洪涝灾害后作物根系长势不好的地块,底肥不足后期明显脱肥的地块。二是农作物易出现或已经出现某种缺素症状的地块。三是遭受病虫危害需尽快***的地块。四是欲求获得高产、的地块,如***、花卉、水稻、玉米、油菜制种等。叶片吸肥强弱与气温高低密切相关。一般高温天气吸肥多,低温天气吸肥少甚至不吸肥。2、吸收快,在作物生长前期尤其是一些绿叶植物等对氮元素需求大,而土壤追肥不仅很容易伤及根系,同时吸收转化率慢,普通的颗粒肥料在进入土壤后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需要经过一个星期的转化,转变为根系所能吸收的元素才行,也可以理解成分解。从季节上看,叶面肥施用主要在春初至秋末(各地有区别)。从作物生长阶段来看,主要是营***长旺盛阶段至营***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一年四季温度分布看,主要在高温阶段,冬天作物很少有施用叶面肥的。试验表明,冬天作物施用叶面肥几乎看不出一点效果。
多元素叶面肥怎么选择?使用方法及注意
叶面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已久,不仅能快速补充作物需肥高峰期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提高了追肥效率,一改以往土壤施肥的繁琐,那么多元素叶面肥怎么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要求是什么?下面和摩尔化工一起了解下吧。
什么是多元素叶面肥
所谓多元素叶面肥即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从形态上来讲有液体型和等两种,具有养分种类全、速溶、吸收快的特点,传统的叶面肥养分含量较为的单一,比如只补充钙元素,镁元素等等。
哪种多元素叶面肥好
多元素从成分来理解虽然简单,表面意思即多种元素混合,但不同元素之间若只是简单的机械搅拌混合并不能实现好的吸收效果,多元素叶面肥生产工艺比较高,如采用螯合技术,多螯合技术等,螯合值越高对于作物吸收利用率越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种植户反应施肥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跟叶面肥厂家的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因此,早春喷施叶面肥可以作为提高春季名优茶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之一,其中以光合微肥和复合增产素为佳。
为此,大家在市场上选择多元素叶面肥料时除了注意其中的各项元素比例外,同时还要注意它的生产工艺技术,不至于使用时出现吸收利用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多螯合技术不是任何厂家都具备。
叶面肥使用规则
1.稀释,叶面肥无论是还是液体型都要按照说明来兑水稀释,兑水量尽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否则若因兑水量少会造成单位面积喷施的叶面肥浓度高,重则会引起烧叶问题。
2.时间,叶面喷施对于当下夏季来讲要注意天气,为提高养分吸收应选在早上或傍晚进行,若当地间断性阴雨天气建议在稀释好的肥料中添加增效剂,市场上这类如有机硅、青皮桔油等延展和加快吸收都较好。
3.次数,叶面肥为肥,一般需连续追肥两到三次才可以,另外就是要保证作物基肥的充足合理,不能只靠着叶面肥来补充养分,作物生长的大部分养分还是需要通过根部土壤来吸收补充。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多元素叶面肥的介绍以及日常的选择要点,同时讲述了叶面追肥的使用技巧及注意问题,供广大种植户朋友参考浏览。
蔬菜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及几种常用的追肥方法
一、选择蔬菜叶面肥的关键
1.叶菜类这类蔬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水肥较多,除施足底肥外,应在苗期,中后期进行1~2%尿素(***铵)溶液喷施,7~10天一次,连喷2~4次,能加速叶片抽生和迅速生长,而且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高20~30%。
2.瓜果类这类蔬菜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是硼、锌、钼)的需要比较均衡。瓜果类蔬菜施肥更要讲究科学。即苗期选用1~2%尿素水加入3000倍802喷施。以利壮根长叶;花期选用1~2%尿素混合0.1~0.3%硼酸与1000倍植物动力2003溶液喷施2~3次(间隔每次为7天左右),以利增加坐果率和防止花而不实。3%的磷酸二氢钾和10%的草木灰浸出液混合喷施,每菜季喷施3-4次。结果期选用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每7~10天一次,共喷二三次即可。
3.根茎类这类蔬菜在其全生育期间对磷、钾肥需要多于氮肥,尤其是中后期对钾肥需要更为敏感而量多。如钾肥不足,则叶部制造的有机养料向根茎部输送慢而少,易早衰和叶部凋枯(或褐斑病)。扫以此类蔬菜除苗期追施少量氮肥外,应在中后期多施钾、磷肥。
二、蔬菜追肥的关键
1.冲施在为作物浇水时,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浇水渗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浪费的肥料较多,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在田间作物根系达不到的深层,也会渗入部分肥料造成浪费。其优点是用法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第三点,喷施时间,叶面肥喷施时间问题需注意作物需特点,尿素主要元素为氮,在作物苗期或开花前需求较多。在肥源充足、种菜面积大、劳动力矛盾突出时可以采用此法。在大面积蔬菜出现严重缺肥症状时,可以作为追肥方法。
2.撒施作物浇完水后或雨后,趁畦土墒情适宜,又能下田时,将定量化肥撒施于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间。这种施肥方法比较简单,但仍有一部分肥分会挥发损失,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铵、尿素和***钾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间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较急的情况下选用。嫩叶、叶面较大的叶、幼果等角质层较薄,吸收养分较易,幼叶的吸收能力比老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