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原理、传感器选择及信号处理
1、测试原理
测试原理主要是利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的探测杆提取一次检测信号,经必要的处理后,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将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用数字式仪表显示测量结果。
2、传感器选择
能够用来检测位移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 电阻式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后续信号易于处理等特点,但线性度和测量精度不能满足本测量要求。
2) 电容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等特点,但后续处理电路复杂,对于大位移测量,产生较大的非线性误差。
3) 电感式传感器:此传感器结构简单,但后续处理复杂,同样存在非线性问题。
4) 光栅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测试精度高,后续电路简单,易于数字化处理,但成本较高,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严格。
5) 差动变压器:此传感器具有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在工作区域有很好的线性度,后续处理较简单,抗干扰、抗污染能力强。
综合以上分析选用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作为内径测量仪的一次传感元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大圆锥构件的圆锥角即可,例如在使圆锥角为 90 度的情况下,即使测杆转动与以往相同的旋转圈数,也能够使测量触头进退以往的大致 2 倍的量。
但是,由于随着圆锥角变陡峭而测量触头在圆锥构件的圆锥面上滑动时对滑动面施加的负荷增大,测量触头在圆锥构件上滑动的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大于以往,因此,有可能导致测量触头及圆锥构件的耐久性降低。另外,以往测杆的移动量与传递到测量触头的移动量为相同的比率,但若圆锥构件的圆锥角变大,则测杆的移动量被传递到测量触头时会放大。即,由于以测杆较少的移动量使测量触头移动较大,因此,存在测量精度恶化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