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认证管理承诺条款的审核纲要
1、管理者是否召开专门会议传达顾客的特殊要求和相关的***、***,是否保存了相关的会议记录;
2、管理者是否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布了征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方案的通知,从TS16949体系认证便利性角度考虑,体系包含的不同类的产品越多,自然运行起来也就越复杂,对于企业来说,会造成体系运行成本增加。企业在确定TS16949体系认证范围时也应从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TS16949新版标准增加了哪些新的要求?很对企业对新版的TS16949标准有疑问,到底改变了什么标准,增加了什么内容?TS16949认证条款的审核纲要1、是否确保对TS16949认证不合格品要求的产品进行了识别和控制。
3、管理者是否召开了高层管理者会议,讨论确认TS16949认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管理者是否提供了满足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关资源;
5、管理者是否清楚要定期主持TS16949认证管理评审,并承诺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6、管理者是否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了评审,并确保在全公司范围内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管理者作为TS16949认证体系的策划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在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方面,享有至高无尚的。在企业内部由于多年养成的管理习惯,只要管理者发出指令,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都会坚决地去完成。因此,管理者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的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但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要同时负责许多工作。如果管理者对标准条款的理解和过程流程的掌握程度有限,那么,在真正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所达到的效果往往和文件要求有一定距离。所以:管理者在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一定要认真学习选定的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在具体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预期效应。ISO认证审核都会提前通知时间,有些认证是飞行检查即不通知检查随时可能到达工厂突击检查。
TS16949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准确无误,表述的***应符合认可要求,如果审核证据无法支持认证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从企业的希望来看,认证范围越大,越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TS16949体系认证范围的确定,主要还是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管理者在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时,可到各有关部门通过交谈和抽查文件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个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依据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的相关要求进行奖罚,通过上述方法,能引起各部门。2、在TS16949认证审核时可采用让受审核方描述结论的方法。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向纵深发展。
TS16949认证倾听式的审核方法
1、在TS16949认证审核时可采用认真听取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回答提问的方式,ISO14000认证本地公司,获取相关的审核信息。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必要时):在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发现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不符合不够或操作性不强,由咨询公司和企业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共同进行修改,咨询公司对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符合性负责。企业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TS16949认证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重要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要和中国企业熟悉的工作检查、年终总结、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结合起来,把这两项工作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审核。
2、在审核时可采用关注的态度,倾听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的论述。
3、在审核时可采用展开式的语言,听取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对某一过程的管理方法的陈述。
4、在审核时可采用请举例证明的方法,倾听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对相关记录运行的叙述。
5、在审核时可采用反问的方法,倾听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的论述。
6、在审核时可采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倾听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对TS16949认证管理手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