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基加固与重建
基础作为建筑的特殊关键部分,对建筑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建筑物本身的维修还是旧建筑物的改建和扩建,首先都需要加固地基。(2)改变计算图:增加附加支撑,调整荷载分布,降低超静定结构支撑的内力水平、力位移,降低应力峰值。如何加固地基需要了解地基结构。不同的建筑基础结构条件不同。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正确分析地基条件,探讨加固方法,详细掌握地基,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基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各方面都有***能力要求。

墩式桩顶法。桥墩桩的应用是特殊的。它主要用于既有建筑改造、桥梁工程及其他加固、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开裂等。(2)弯曲构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加固,以改变其截面的内力:一、改变荷载的分布,如一个集中荷载变成多个集中荷载。施工更加方便,在不妨碍建筑正常功能的情况下节约了成本。应对地下室的土质进行调查,确保地下室坚硬密实,并了解和掌握地下水位。然后,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修建一座墩式桩基。钢筋笼必须放置在桥墩桩基下方,以保证钢筋笼落到底部,不得接触坑壁,以免基础脱落,影响施工质量。基础灌浆需要两个阶段:一是确定压力值,通常为0.5千帕左右;第二,阶段完成后,基本上是泥浆的初凝。

2.地基基础压密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1)注浆原理:利用液压通过注浆管以挤压、渗透、劈裂的形式将浆液注入地层,从而提高土壤的强度和压缩模量,增强土壤的抗渗性,达到提高土层承载力的目的。
(2)灌浆加固依据《地基处理手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13)、《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2-2002)及其他相关技术规定。
(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基加固方案,灌浆深度为10.0米(从承台基础底部开始计算),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千帕。
(4)配浆:水泥为磷42.5普通硅酸水泥,水灰比为1:0.6,浆液初凝时间为1-2小时。
3灌浆控制点
(1)灌浆顺序一般如下:先外排帷幕,后内排帷幕,然后注入中间一排,先下半部分,再上半部分;为防止相邻两个孔之间的泥浆窜流,应采用分孔注浆。
(2)为保证灌浆质量和效果,打浆和灌浆的间隔时间为两次,间隔时间应大于1小时。在注入的水泥浆初凝后,应再次进行打浆和灌浆。终加固效果可通过反复灌浆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