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这样一来,新乡村的百姓守着一片发家致富的宝地,却只能种种土豆、玉米。白芨是中国传统的一味中1药材,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可从一句民间歌诀中略知一二:“白芨味苦,攻专收敛,肿毒疮伤,外1科***善”。接下来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
白芨简介
药材名:白芨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白芨种植效益
白芨种植成本=地租费 田间管理费(人工和机械) 农1药、肥料费 种苗成本。
目前,种植户多数以种苗生长3年采收(种苗培育1年,实为4年),种植1亩(1亩=666.67m2)白及,3年成本约27800元(地租费用约1800元,种苗成本约1000元,年田间管理费与农1药肥料费约8000元,第2、3年田间管理费与农1药肥料费年均约3000元)。肥水管理白芨是喜肥植物,它的肥水管理关系到它的产量,一般每月要施肥一次,每次施肥时不宜过浓,可采用肥料兑水稀释后喷施或浇施的方法,能促进根系对于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若按第4年采收,种植成本比第3年采收仅多出2200元(增加地租费及田间管理费、农1药肥料费)。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线莲和白芨的研制与开发,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在原生态的金线莲和白芨项目上终培育出1先进的品种并形成初步的产业化规模,大力推广农业项目的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
白芨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
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
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白芨的社会库存量供不应求
一般商家考虑到保管成本及价格幅度不大问题,都不愿意囤积仓储。深耕细作白芨深耕细作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接下来就由小编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加上前几年医1药部门由于资金紧张,忽视了白芨的收购工作,致使白芨的库存下降,碰上厂家需货量大时,市场上往往无货可供,有时候市场上竟然出现“有价无货”的反常现象。就目前而言,白芨的社会库存量是比较稀缺的,随着需求的上升,供求矛盾会不断激化,这必然会导致白芨的价格上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