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剪分条机常用的两种传动方式
纵剪分条机中通常用到两种传动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驱动和分辊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不同的。由于集中驱动具有传动平稳、传递扭矩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能在校平过程中使作用力集中,并实现扭矩的合理分配。
但是由于集中驱动下纵剪分条机中每根辊子的线速度是一样的,所以一旦遇到不平行辊列的时候,板料会在不同的位置出现速度差,容易造成工作辊之间存在运动干涉和负扭矩现象,不管是材料还是辊子的磨损都会加剧。
如果采用分辊驱动的话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它也有缺陷,那就是由于纵剪分条机的每根辊子所承受的力和扭矩是不一样的,因此容易造成功率浪费。不仅如此,设计辊径和辊距的时候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分条机运行中突然失去张力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分条机的日常加工生产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明明分条机在正常工作却突然失去张力,造成运行突然停止,当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找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才能找到处理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分条机突然失去张力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当复卷时出现塔形,检查拆卷、圆盘剪、分隔片是否处于同一中心线上。
首先常见的原因就是操作失误,将正常的张力开关置于了"ON"的位置,造成运行的突然停止。这种情况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启开关即可。
其次就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负荷太大导致张力不够而停止,这种情况一般张力不会突然停止一般会有前期提醒的,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将张力大小旋转按钮调至合适的位置即可。
再次就是磁粉功率放大器出现故障导致,这种情况只能是更换磁粉功率放大器。
后就是磁粉制动器或离合器的接地线掉落导致电路短路,触电保护器采取应急措施导致,这种情况只需要重新将掉线接劳后,在开启触电保护器即可。
为保证纵剪机排刀简单性和现场生产可操作性,除特殊结构生产线外(校平机不带支承辊)现场纵剪调试基本采用本方法。纵剪机刀轴总长度一般比客户要求的宽板料长200毫米左右,对此纵剪机基准找正方法如下:
1、以纵剪机基准过100毫米作为母刀片刀为基准开始排刀。公刀片刀隔套宽度为100毫米 刀片厚度 所选用的刀片侧隙(单边间隙)
2、根据纵剪机上下刀轴基准不一致现象,该基准需反复找正,找正方式如下,首先依据理论计算数值进行头一次排刀,排刀完毕检测上下基准刀片的跳动。当圆盘刀刃口过渡圆弧半径小于25μm(即侧面磨损带高度小于14μm)时,毛刺高度很小且增长缓慢,说明圆盘刀锋利程度很好,分切质量较高。如跳动高于基准断面跳动,需要查找原因(基准端面跳动超差、隔套平行度超差、刀片跳动超差、灰尘等)原因排除后片刀跳动理论不大于0.01mm
3、下降刀轴至上下刀片间隙约计0.5毫米,首先目测刀片之间是否有侧隙,如果有侧隙则将上轴继续下降直至刀片重合1-2毫米,测量基准刀片之间的侧隙,实测间隙与选用间隙之间的误差就是上下刀轴基准之间的误差,调整头一组公刀与基准之间的隔套厚度,保证实测间隙与选用间隙重合,则纵剪机基准赵正完毕。如调整前刀片无侧隙,为防止刀片咬刀,严禁刀片下落重合。对与V系列变频器而言,因为能够做转矩控制,因此能够完成收卷恒张力的控制。调整隔套厚度直至间隙合适。
4、该纵剪机基准一旦调整完毕,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无特殊要求,该基准不用变动。如改变刀片侧隙则可以通过更换隔套或垫纸微调方式进行调整。
5、改基准选定后在开卷机、收卷机等辊身位置划定基准线,无论客户上卷的宽度有何变化,所有钢卷上卷位置均以改基准为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