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点
按GB/T 510方法进行测定。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低温度。柴油的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丧失流动性时的高温度。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多且沸点高时,凝点也高。在燃用和渣油时,除须滤除杂质和水分外,还要对供油系统进行预热保温,降低粘度,以便输送和喷射。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因此,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需使用不同牌号,即不同凝点的商品柴油。在实际使用中,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结晶体,晶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滤网,这时的温度称作冷滤点。与凝点相比,它更能反映实际使用性能。对同一油品,一般冷滤点比凝点高1℃ ~3℃。采用脱蜡的方法,可降低凝点,得到低凝柴油。
因为油料与空气接触,加上高温,会使油料中一些成分被氧化,使酸值增大,胶质、残炭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油料与空气的接触。4、低温时,为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允许在柴油中渗入少量煤油,但闪点可能不合格。为避免柴油与空气接触,应做到:一是密闭储存;二是不同的储存容器之间减少不必要的来回倒装,减少蒸发和氧化;三是减少空气存在的空间,用桶装油料尽量装满一些。
防静电。
柴油是电的不良导体,在运输、灌装过程中,油分子之间、柴油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量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出,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跳火(即静电放电),产生电火花。因此,柴油在运输储存时须采取防静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