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头一滴一滴的出水,出水量那么小,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吗?
可以的!其实滴头流量有很多种选择,常见的范围在1.0~10.0升/小时。滴头流量的选择主要是由土壤质地决定的,通常质地越粘重,滴头流量越小。滴头每秒的出水量虽然很小,但是灌shui时间长。以规格为2.3升/小时的滴头为例,如每棵果树安排两个滴头,guan水时间为2.5小时,每株果树将得到11.5升水,灌溉5小时则出水23升。生化黄腐酸钾抗旱抗寒机理为:一是刺激植物体内酶的活性,通过其调节、催化植物体内的细胞加速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降低叶片水势,增强渗透压等代谢活动,以刺激植株在生理上适应旱寒生存环境。滴灌可以通过延长灌溉时间和增加滴头数量来增加供水量,可以满足作物在各种炎热气候下的需水量。
1.果树追施肥料,首先要知道果树对肥料的吸收,主要是靠根系中根毛来完成。因此在根毛集中分布区喷施新高脂膜配合肥料,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使果树早生快发增产增收。
2.果树追施肥料,应以树冠投影边缘或稍远处为主,不要离树干太近,因为树干附近为粗大根,细根和根毛较少,不利于肥料的吸收。
3.果树追施肥料,深度掌握如下的原则:根系分布深的果树要适当深施,反之浅施;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机肥分解较慢,但供肥期较长,可深施,化肥移动性大,可浅施;如给梨树等深根性果树,施用有机肥料,深度应为40—60厘米,而给李树等浅根性果树,施有机肥料,深度应为30—40厘米。施肥后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
4.果树追施肥料,对封行或密植的果园,可在行间、株间浅施,不伤或少伤大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的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氨基酸是指含有氨基的羧酸。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除甘氨酸外均为L-α-氨基酸其中(脯氨酸是一种L-α-亚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如图(R基为可变基团):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一类含有羧基并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下连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目前自然界中尚未发现蛋白质中有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其它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即与α-碳原子键合的四个取代基各不相同),因此氨基酸可以有立体异构体,即可以有不同的构型(D-型与L-型两种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