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竹的植物文化
弋阳县兴荣竹木制品加工厂主要经营个类竹子、有毛竹(5寸-13寸)、菜架竹(2.4米)、小山竹(3米-6米)、竹片(2米-5米)、2米片等各种加工。
毛竹四季常青,竹秆挺拔秀伟,潇洒多姿,卓雅风韵。另外,其观赏价值还表现在竹秆虚心。高风亮节,品格高尚;竹秆刚强正直,不屈不挠,不畏冰封雪裹,依然本色,和松、梅并列为岁寒三友,这些特殊价值,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精神财富的源泉。
古往至今,多少诗人学者,为此吟咏不尽,赞不绝耳。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赞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即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植点挖穴。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西南东北风。”陈植先生曰"益幽篁环绕,万玉森森,日出有清明,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自觉景物深幽,意志潇然,诚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还有人大声疾“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对其配景,陈继儒有载:“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文震亨《长物志》描绘:“种竹宜筑土为垄,环水为溪,小桥斜渡。陡级而登,上留平台,以供坐卧,……俨如万竹林中人也。
毛竹
“楠竹”(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980页,关于“南”字的后一个词条,即“南竹”,解释是:毛竹。该书第982页对“楠”字的解释是:楠木。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笔笋少,成竹质量差。所以,“南竹”不能写成“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南竹实际上是毛竹中名贵,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在中国300多种禾本竹类植物引属中,南竹是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多,经济价值大,种植面积大的竹种。
毛竹楠竹
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等竹资源丰富的南方各省,仅建立的上百家竹胶板企业,年产量5万立方米,这相当于每年节约15万立方米的木材,与此同时,各地大力推广楠竹种植,封山育林,修补因木材的大量采伐导致的环境***,楠竹林这种既是速生林又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的大力推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是不言而喻的。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