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散热器散热片有两种工艺叫插尺和插指,而且这两种工艺如今在其他散热器插片上也得到广泛运用,下面就是这两种加工工艺的特点。
首先来看一看插尺工艺,它是将底板切削出平行的细小凹槽,并且在槽间冲压出密集的小坑,再利用60吨以上的压力将已经成形的鳍片插入凹槽之中,插入深度可达2mm左右,把鳍片固定在底板之中。
优点:介面阻抗小,鳍片与吸热底材质可自由组合, 工序较少,产品质量相对稳定。
缺点:制造难度大,良品率不是很高,相对成本稍高。
接下来就是插指工艺,这个是将插尺中的鳍片形状由片状改为柱状。
优点:鳍片与吸热底材质可自由组合,介面阻抗小,工序较少,产品质量相对稳定;采用螺旋插指可降低加工难度。

下面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一些空气散热器的基本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1.空气散热器的安装
(1)对设备结构进行检查,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压力试验,检查有无问题。
(2)该散热器既可以立式安装,也可以卧式安装,可以选择。进出口法兰可以在同侧,也可以在两侧,但不管哪种,与地面的高度不能小于300mm。
(3)如果是用来加热,那么外侧应进行保温处理,以便减少热损失。
2.空气散热器的使用
(1)如果介质是蒸汽,那么严禁超压使用。
(2)加热时,应缓慢加热加压,等到5到10分钟后再正式启动。停机时,先停止供热,散热器内的液体要排干净,不能有积存。
(3)如果是冷却,那么停机前先停止供冷。
3.空气散热器的维护
(1)散热器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那么内部积水和气体要排干净。
(2)如果要使用水,那么应***行水的软化,这样能够减少水垢的生成。
(3)管路的密封性能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排除,以确保良好的密封性。
烘干散热器在生产时,各个不同的部分可能会根据使用要求来做不同的处理,比如它的底部的处理工艺,就是比较特别的。
1、拉丝工艺(研磨)
拉丝工艺也是使用较多的烘干散热器底面处理工艺。拉丝时使用某种表面具有一定粗糙程度及硬度的工具,常见的如砂纸、锉等,对物体处理表面进行单向、反复或旋转的摩擦,借助工具粗糙表面摩擦时的剪削效果去除处理表面的凸出物;当然,磨平凸出物的同时也会在原本平整的表面上造成划痕。存在以下的优势:1、热管散热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热阻相对小,使用寿命长,传热快的优点。故而应采用由粗到细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减小处理表面的粗糙程度。
拉丝工艺的特征 : 一条条平行的磨痕。
2、盘铣工艺(切削)
盘铣工艺是指将散热器底面固定之后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切割散热器表面,刀具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旋转,因此切割出来的底面非常平整。(3)如果是用来加热,那么外侧应进行保温处理,以便减少热损失。与拉丝工艺相同,盘铣工艺使用的刀具越精细,切割出的底面的平整程度越高。盘铣工艺的制造成本较高,但相对拉丝只需要两三道工序,比较省时,并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盘铣工艺特征 : 弧形的磨痕。
选取小的节距,可有效地增加翅化比。但在选择节距时,也要特别小心。应考虑的因素有:绕流气体的性质及积灰的可能性。蒸汽散热器能使蒸汽快速均匀地直接溶解于水中,且蒸汽和被加热液体的压差即使仅有0。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积灰特别严重的场合,例如:钢铁厂的电炉,转炉,及某些工业窑炉的排气,含灰量很大,如果用翅片管式换热器,一定要选用大的翅片节距。例如节距在10mm以上,还要辅之以合理的排灰设计及选用吹灰器。 第二种情况是积灰不一定很严重,但也要给于重视的场合,例如: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排气,翅片节距采用8mm左右比较合适,但要辅之以具有自吹灰能力的设计方案。第三种情况是没有积灰或积灰轻微的场合,例如燃烧设备的排气,或空气冷却器,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翅片节距选择4-6mm是可以的。对于铝制的空冷器,其翅片节距往往在3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