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埋孔电路板设计
盲埋孔常用于HDI电路板。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具有四层堆叠的4层PCB,如下所示。
在上图中,通孔#1是经典通孔,通孔#2是盲孔,通孔#3是埋孔。
使用此层堆叠时,盲孔只能用于将L1连接到L2,或将L3连接到L4。
另一方面,埋孔只能用于将L2连接到L3。
您不能使用盲孔将L1连接到L3,或将L2连接到L4。 这是因为每个通孔的起点和终点必须位于核心部分的远端,以在钻孔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性。
它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您不必选择如上所示的铜,芯,铜,预浸料,铜,芯,铜的堆叠,而是将堆叠选择为铜,预浸料,铜,芯,铜,预浸料, 铜。
通过该层,现在可以创建盲孔以将L1连接到L3,或将L2连接到L4,但不能将L1连接到L2或L3连接到L4。
困惑? 就像我说的那样,盲孔/埋孔的使用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
俱进科技在盲埋孔PCB设计上有多年经验,并且有丰富的盲埋孔HDI板制板经验,为您提供PCB一站式服务。
从PCB设计、PCB打样、再到量产、***T贴装,电子整机测试。携手俱进,共创双赢 !
PCB设计–电路板布局中的常见错误
4 –电源走线的宽度不足
如果PCB走线大约流过约500mA,那么走线所允许的***小宽度可能就不够了。
所需的走线宽度取决于几件事,包括走线是在内部还是外部,以及走线的厚度(或铜的重量)。
对于相同的厚度,在相同的宽度下,外层可以比内部走线承载更多的电流,因为外部走线具有更好的气流,从而可以更好地散热。
厚度取决于该层使用了多少铜。大多数PCB制造商都允许您从0.5 oz / sq.ft到约2.5 oz / sq.ft的各种铜重量中进行选择。如果需要,您可以将铜的重量转换为厚度测量值,例如密耳。
在计算PCB走线的电流承载能力时,必须确定该走线的允许温升。
通常,升高10℃是一个安全的选择,但是如果您需要减小走线宽度,则可以使用20℃或更高的允许温度升高。
5 –盲孔/埋孔不可制造
典型的通孔穿过电路板的所有层。 这意味着即使您只想将迹线从一层连接到第二层,所有其他层也将具有此过孔。
由于过孔甚至不使用过孔,也会减少层上的布线空间,因此可能会增加电路板的尺寸。
盲孔将外部层连接到内部层,而埋孔将两个内部层连接。 但是,它们在可用于连接的层上有严格的限制。
使用实际上无法制造的盲孔/埋孔非常容易。 我见过PCB设计中有很多盲孔/埋孔,大多数都无法制造。
要了解它们的局限性,您必须了解如何堆叠各层来制作电路板。
设计PCB电路板的10个简单步骤
步骤6:放置组件
目前主流的PCB设计软件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并允许您快速将元件放置在电路板上。 您可以自动排列组件,也可以手动放置它们。 您还可以一起使用这些选项,从而可以利用自动放置的速度,并确保按照良好的组件放置准则对电路板进行布局。
步骤7:插入钻孔
在布线之前,***好先放置钻孔(安装和过孔)。 如果您的设计很复杂,则可能需要在走线布线过程中至少修改一些通孔位置。 可以通过“属性”对话框轻松完成此操作,如下所示。
您在此处的偏好应遵循PCB制造商的制造设计(DFM)规范。 如果您已经将PCB DFM要求定义为设计规则(请参见步骤5),则当您在布局中放置过孔,钻孔,焊盘和走线时,PCB设计软件将自动检查这些规则。
要装配pcb,准备bom表吧,一般能直接从原理图中导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原理图中哪些部分元件该上,哪些部分元件不该上,要做到心理有数。对于小批量或研究板而言,用excel自己管理倒也方便。大公司往往要***软件来管理。
而对于新手而言,初次版本,不建议直接交给装配工厂或焊接工厂将bom的料全部焊上,这样不便于排查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根据bom表自己准备好元件。等到板来了之后,一步步上元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