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几点,大棚蔬菜得病少
对于棚室蔬菜来说,某一种病害的传播途径往往不止一种,有可能几种传播方式同时进行,如病毒病可通过昆虫(蚜虫、粉虱等)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产生的伤口进行传播,因此,菜农要了解常见病害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并及时采取措施切断,能够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
空气(气流)传播
孢子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孢子产生数量很大,由于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通过气流传播。常见的***害,如灰霉病、霜霉病、病等,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特别是棚室放风时,传播速度非常快
浇水传播
一般来说,根部病害、***害、卵菌害等主要都是通过水(浇水、水滴、叶面结露等)来传播。***有鞭毛,卵菌可产生游动孢子,主要通过植株表面凝结的露水进行传播。对于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可通过选择流滴性好的棚膜,操作行覆盖秸秆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滴水以及叶面结露的现象。
根部病害的病原菌隐藏在土壤中或者土壤表面,浇水后可以随水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菜农要注意及早发现,通过土壤处理、补充有益菌、药剂灌根等措施进行防治,尽量减少浇水。对于病害严重或者已经死棵的,要及时拔除(包括病株周围的土壤)带出棚外,并及时进行消菌处理,减少传播。
昆虫传播
很多昆虫,如蚜虫、粉虱等,通过对不同植株枝叶的咀嚼或刺吸传播病原菌。
菜农非常熟悉的病毒病,就是依靠蚜虫和粉虱来传毒,同时,有些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后会在植株或果实上留下伤口,也给其他***、的病害侵染创造了机会。因此,及时杀灭棚室中的各种害虫,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人为传播
人为传播主要是指菜农的农事操作,如进行整枝打杈、疏果、采摘等,很容易在植株上留下伤口,将病株上的病原菌传播到健株上,导致病害的传播蔓延。
要防止人为传播,菜农在晴好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同时尽量将发病植株避开,待健康植株整理完毕之后,再回头整理发病的植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夏季蔬菜育苗要注意这六个问题
一、地块选择
夏季蔬菜育苗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块,忌连作地或上茬种过同科蔬菜的地块育苗,以免引起土传病害,并忌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育苗。地块应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按照蔬菜的具体品种,再配比适量复合肥和少量微肥,并进行浅耕一次。
二、如何应对高温
对于莴苣、芹菜等发芽困难的蔬菜种子,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浸泡8小时后用湿纱布包裹,放于冷凉地方催芽,或低温处理,芹菜为2℃~5℃48小时,莴苣为5℃左右72小时,可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也可在苗床上撒一些压碎的麦秸,或用遮阳网覆盖苗床。

三、预防病毒病
夏季高温条件下蔬菜病毒病发生严重,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处理茄子、番茄种子1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采用用弱毒给番茄接种、选择抗病种、用尼龙网纱防蚜、用银***膜避蚜、及时药剂防蚜等技术措施预防病毒病发生。
四、做好应对暴雨天气的措施
夏季蔬菜育苗应选择高燥地块建苗床,易遭暴雨地区宜选择沙壤土育苗,苗床四周要排水通畅,采用旧棚膜等临时覆盖物来遮挡暴雨,播种后如遇暴雨,雨后要浅中耕一次,防止畦面盐渍板结,影响出苗。
五、注意防干旱
育苗前要先浇足底水,然后整地,趁墒播种,播种覆土后。对于芫荽、莴苣、芹菜等发芽势弱的蔬菜种子,可在畦面覆盖杂草、麦秸、报纸等遮阴物(出苗后及时除去)。遇到苗床干旱时,在早晨或晚上,用喷雾器往苗床喷水,增大畦面湿度,利于种子萌发出土。
六、注意菜苗防徒长
夏季育苗,极易造成苗子徒长,可采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旺长。及时分苗或间苗,对于黄瓜、番茄可喷施乙烯利来控制幼苗徒长,番茄在5叶、7叶期用40%~50%矮壮素1000倍液各喷一次,可使幼苗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
菜心漂浮育苗技术
1产地环境
育苗场地远离污染源以及设立隔离常规生产区域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
1.1空气环境
育苗场地空气质量指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
1.2基质土环境
基质育苗土质量指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
1.3水质环境
育苗灌溉用水指标达到三类灌溉水质标准。
2育苗前准备
2.1基质选择
可选择购买漂浮育苗专用基质,也可自行配制育苗基质,原料主要有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等,推荐将泥炭、椰糠、珍珠岩和蛭石按体积比4∶2∶2∶1充分混合后作为漂浮育苗基质。
2.2育苗盘选择
选择规格为660mm×340mm×50mm的200孔漂浮盘进行育苗。用过的育苗盘经消毒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可喷施或用0.1%~0.5%高溶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3品种选择
选择非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以及繁殖材料,如碧绿粗薹菜心、油绿粗薹菜心和四九菜心等早熟品种,以及油绿80天、油绿100天和柳叶晚菜心等中晚熟品种。
2.4营养液配制
由于育苗基质基本不含或含少量作物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因此需要选择符合有机种植的非化学合成肥料作为漂浮育苗营养液。目前应用于有机漂浮育苗的肥源主要为发酵完全的沼液和鱼蛋白有机液肥。另外育苗期间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液管理,保持漂池液位在10~15cm,有机营养液EC值维持在1.0~1.5mS/cm。若植株生长出现新叶黄化、生长缓慢等现象,需及时向漂池补充甚至更换有机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