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轻质陶粒成孔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常规做法是调节烧结温度和烧结保温时间,或在原料体系中加入一定的造孔剂来实现,但轻质陶粒的烧胀与烧结温度、烧结保温时间、生料中造孔剂的气体释放过程以及液相粘度等有一定关联性,只能在合适的烧结温度制度下,配置合适的原料配比才能获得较好的烧胀陶粒。其中轻质陶粒生料球的性能要求主要是指原料的塑性要求,塑性是指泥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连续变形的能力。因而在陶粒烧胀问题上也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采用压制成型法在成球模具中压制成型,成型压力为8Mpa-12Mpa,成型后在空气气氛中干燥,放入干燥烘箱中烘干,然后将试样放入蒸压釜中在≥0.8Mpa压力氛围下进行蒸压养护,然后将经蒸压处理过的试样放入微波烧结炉中,烧结即可。除此之外,本次发明的原材料体系中,引入微量的碳酸氢钠,主要作用是作为造孔剂和助熔剂使用,碳酸氢钠在温度大于50℃会缓慢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可以作为造孔气体。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湖泊底泥为经过自然晾晒、烘干工艺处理至恒重状态,然后球磨至粒径为≤0.1mm;所述的污泥为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脱水污泥,再加入占其质量0.3%的微生物发酵剂密封发酵7d。
轻质陶粒,作为一种建筑用轻骨料,以其轻体、保温、环保等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当前我国轻质陶粒主要以粘土陶粒为主,而粘土原料的来源绝大部分取自于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以污水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加以一定量的辅料、外加剂,经过脱碳和烧胀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陶粒,可以大量的消耗脱水污泥,不但处理成本大大低于焚烧法,而且可以避免污泥二次污染,尤其符合我国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干燥时间为12h,烘箱中的烘干温度为100℃±5℃,烘干时间为5h。
根据测算,轻质陶粒混凝土应用于高层建筑,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30%,减轻劳动强度20%,降低造价10%。其三是发气物,在物料高温时产生气体,如H2O、O2、CO2、CO、H2等。云南省设计院曾对21M跨度的小型网架作过结构费用对比分析。当采用轻质陶粒轻混凝土屋面板时网架自重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减轻了1.78kg/m3,按网架造价5000元/t计算可减少网架结构费用8.9元/m3。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超轻陶粒应用于屋面其技术经济指标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