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焊接结构制造业引人注目的发展动向是规模化、大型化、高参数化和精密化,其中包括1000MW以上的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设备,年产60万吨以上的化工炼油装置,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煤液化装置,10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货轮和油轮,各类冶金和重型机械、航空航天工程、大型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跨省跨国输油输气管线,海洋建筑,大型客车和高速铁路车辆等。2004年我国焊接结构的钢耗量将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对焊接装备的技术特性和质量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各种、、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的***焊接装备。(4)提高焊接电源的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以及优良的动感特性,也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例如我国某大型企业从瑞典ESAB公司引进了12.5×10m的超大型立柱横梁式焊接操作机及其配套设备。另一家企业亦从ESAB公司引进了机头Z向自动跟 踪1大行程为2m的特种大型焊接操作机,用于椭圆形壳体的埋弧自动焊,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类似的大型自动化焊接装备,2003年从国外进口自动化焊接装备的总合同额近1.0亿美元。
国内自动焊再制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近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让世界众多发展中***惊羡。欧美***甚至有“中国威1胁论”的观点。然而飞速的发展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汽车行业中点焊机器人与弧焊机器人的比例为3:2,其他行业大都是以弧焊机器人为主,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10%)、摩托车(6%)、铁路车辆(4%)、锅炉(1%)等行业。数年来,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扮演者供应大国的角色,中国的资源储备正一步步减少。有***称,中国如果继续在如此粗放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走下去,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与运用已经相当普及,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标准设备。但是在中国,机器人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主要原因是前些年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采购进口设备费用太大,但是焊接工人属于技术工人,工资也在逐年上升,在加上焊接车间的环境太恶劣。焊接机器人的三种送丝方式焊接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程度解放了一定的劳动力,使得焊接工艺变得更加简单了起来,因为焊接机器人中设置有自动化的送丝系统,包括了送丝、送丝软管、焊丝盘等部分组成,所以可以通过完1美的配置将焊丝送至指1***置,一步到位。这就促使很多企业寻求其他解决办法。随着近几年中国国产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创造出许多适合国内中小型企业使用的经济型焊接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成本,1年多就可以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