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义肢:
髋离断假肢:适合髋离断截肢术或者大腿极短残肢的患者使用。
大腿假肢:大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
膝离断假肢:用于膝关节离断术截肢或者大腿超长残肢或小腿极短残肢使用。
小腿假肢:用于小腿部位截肢并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
足部补缺假肢:用于足部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者使用。
而表面肌电信号由于滞后时间短和抗干扰能力强,仍然是假肢的主要仿生控制信号源。


手部假肢选择:
(1)不要使用假肢:许多因素可能会阻止患者使用假肢。当患者可以使用残肢保持手的功能时,可能没有必要使用假体。与健康方面相比,假体外观不满足患者,患者也不会使用假肢。
(2)被动假肢:被动型假肢无手指的主动运动,但它们可用于修复物体,推动物体和执行其他功能。这种类型的假体通常需要一个保护性接收腔,通过完全吸入的吸入配合固定到残肢上。这种类型的接收室连接一个可成形的手指或操作杆,用于操纵物体,以实现对剩余手指的主动抓握和释放。
(3)外力假肢:近年来,由于电子,材料科学和假肢技术的发展,适用于手截肢者的电子终端设备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应用 - 例如由肌电信号控制的电动手假肢。


残肢如何护理才是安装假肢的状态
一、残端应无疼痛。
装配假肢后,截肢者往往诉有轻微疼痛,若无特殊情况,这种疼痛会随着截肢者对假肢的适应,逐渐缓解、消失。影响装配假肢的疼痛,常因残端、***瘤、、骨端过长、骨嵴突起和幻觉痛引起。对疼痛因按病因分别处理,后再装配假肢。
二、适当的长度保证足够的杠杆和良好的肌肉控制力量。
残肢过短,不但难以装配假肢,保持假肢稳定,而且会增加残肢的肌力负担,影响假肢发挥作用;残肢过长,则容易发生血循环障碍,引起切口处水肿、***,也不利于假肢的装配和活动。
大腿截肢、小腿截肢残肢的长度都是以中1/3部位截肢所留长度为理想长度。上肢截肢原则上应尽量留长些,利于发挥残肢作用,利于控制假肢。一般截肢的部位取决于肢体受伤的程度及该处血液循环的情形,在可能的范围医师将尽量保留关节的功能与适合装配假肢的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