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追肥:幼苗出土后到初生期,喷施1~2次大肥宝,浓度为0.1%为宜。在苗木速生期适当追施1~2次尿素,每667m2施用10kg和适量的磷、钾肥,防止苗木贪青徒长,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苗木生长后期,停止追肥,以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4)中耕除草:幼苗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除草时为防止伤苗尽量用手拔。苗木生长期,全年约中耕除草3~4次。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和养分。紫穗槐很少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要采用***和杀菌剂及时进行防治,防止蔓延。

主要病虫害防治
苗木受金龟子和象鼻虫危害,但很轻,一般用90%的或50%马拉松乳剂500倍液虫即可。紫穗槐病虫害少可能与其茎叶内含一种特殊气味的物质和单宁物质有关,能***病虫害蔓延和有驱除作用,这对栽培特用作物,实行轮作和营造混交林有很大意义。
经济用途
紫穗槐是很好的绿肥和动物饲料,也是保持水土优良绿化材料和开展多种经营、多种用途的理想植物。

刺槐英文名为black locust,locust原意是蝗虫,后又指跟刺槐一样的几种(广义的)豆科植物。关于这个名称,网上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即探究《圣经》里的施洗约翰在旷野里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据《新约·马可福音1:6》记载:“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和野蜜。”这里英文版圣经用的词就是locusts。有人认为施洗约翰吃的是一种原产地中海地区的云实科植物,即角豆树(Ceratonia siliqua),该树的叶和豆荚都类似刺槐,俗称locust bean,也被叫做圣约翰面包(St John’s bread)。传教士初来美国时,看到当地原产的刺槐,就把locust这个名称套上了。不过也有人认为,约翰在旷活时,吃的是真正的蝗虫,毕竟蝗虫作为一种高蛋白昆虫食物,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也包括中东。施洗约翰当年到底是以什么为食的,只有上帝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