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光砂是一种玻璃质火山熔岩,经破碎、分级、预热工序后,在大约1250摄氏度的高温气流中瞬间膨胀10到25倍而成为珠光砂,其内部呈多孔状的***结构,吸水率可达自身重量的4~9倍,而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24倍,吸水后的珠光砂内部由水构成了众多的热桥,使其导热系数大大提高。珠光砂的比表面积很大,一般为10m/g,固体物质表面吸附量与其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吸附量也就越大。1、高铝制品2、莫来石质制品3、粘土制品4、硅质制品5、镁质制品6、含碳制品7、含锆制品8、隔热制品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那些。
珍珠岩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酸性硅质火山玻璃熔岩,属火成岩,几亿年前火山爆发成矿,因矿石断面有珍珠样裂隙,在岩相学中叫珍珠岩。它与黑矅岩、沸石、蛭石一样,是地壳中为数不多的经加工可以膨胀的岩石。珍珠岩在矿山经挖掘,然后经破碎机破碎,筛分成膨胀所必须的粒度,再经400~500 摄氏度预热,在1180~1350 摄氏度高温下焙烧膨胀,就形成了富含闭口和开口气孔的轻质保温粒状材料,称之为膨胀珍珠岩,它是一种***无味耐酸耐碱的非金属球状空心珠。所以,填充膨胀珍珠岩后的绝热系统中的热传递形式仅可以看作是绝热材料本身的固体热传导和材料间的气体传导,实际上这部分的热流量约占总热流量的90%以上。
珍珠岩区别于其它火山岩的很明显的特征,是当珍珠岩被迅速加热到其软化点(800~1000℃)时,玻璃质熔化,内部结合水汽化,体积膨胀为原来的10~60 倍。膨胀后的珍珠岩内部为微孔结构,这种特有的微孔结构致使膨胀珍珠岩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好的保冷绝热性能。3、把搅拌均匀的珍珠岩粘结剂擦抹在珍珠岩保温板被粘贴的周边。
众所周知,热量的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的。低温设备要求将上述方式传递给低温系统的热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达到维持低温系统的正常运转。
根据大型液化、分离和储藏设备的结构特点,一般采用膨胀珍珠岩普通填充绝热的方式。由于膨胀后的珍珠岩具有微孔、质轻的特点,所以当低温设备绝热层充入膨胀珍珠岩后,绝热层内的空气发生自然对流所需要的特征尺度非常小。由于空气的粘性对对流热阻的作用致使微孔中空气的的吸收和散射,使辐射对热传递的贡献大大减小。所以,填充膨胀珍珠岩后的绝热系统中的热传递形式仅可以看作是绝热材料本身的固体热传导和材料间的气体传导,实际上这部分的热流量约占总热流量的90%以上。又由于膨胀珍珠岩属分散介质,通过散射与吸收作用使辐射对热传递的贡献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