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通过的额定电流来说,密集型母线的额定电流可以达到5000A,而空气型母线的相对要少一点;密集型母线是通过外壳直接整体散热的,散热效率比较高,升温比较低。电缆放好后,用木制固定夹在每层直接固定在墙上,也可以用其他普通电缆一起沿电缆桥架敷设。空气型母线通过外壳上的透风孔使母线槽的空气与外界对流,带出母线产生的热量,散热效率要低一些,升温比较高。
其次,从抗环境污染的角度来说,密集型母线的抗环境污染较强,它可以杜绝灰尘和一些杂质,在重度的污染工作环境中也可以使用,影响不是很大。其工艺制造不受板材限制,外壳做成瓦沟形式,使母线机械强度增加,母线水平段可生产至13m长。而空气型母线的抗污染能力相对就要差良多,污染严峻的地方是不要使用的,由于外界的灰尘和颗粒会通过散热孔进入,母线内部会被污染。
后,从电阻的角度来比较,密集型母线的电阻比较小,由于它的散热机能比较好,升温低,所以线路的压降小,损耗也比较小。空气型母线的电阻较大,这也与她的散热性有关的,它升温高,通常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耐火型母线槽适用于额定电压690V以下,额定工作电流250-5000A、频率50-60Hz的输配电系统。高压母线槽取代传统的裸排走线方式,采取封闭式封装,可以大大减少停电检修次数,在输送较大电流时,可消除用双拼、三拼高压电缆所带来的因电流分配不平衡而引起的故障。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工业通电运行,其电气性、耐火性、金属结构性均达到了国内***水平。 1、 采用合理的“三明治”相线紧密叠压结构设计,母线槽外形紧凑,体积小,母线系统具有阻抗低、电压降低、动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即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轧道采用冷轧钢板一次冷拉成型,以确保轨道截面尺寸的精度,铜管母线取代了角钢及其它导电方式的不安全,重量大,室内滑线积灰,室外结冰造成线路短咯,影响使用的缺点,更具有国内独创特点,轨道采用耦合器连接头,可依需扩展到任意长度。如今在高层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从经济方面来说,母线槽本身与电缆比较,价格贵一些,但是与包含配线用的各种附件及整个电力系统相比较使用母线槽可以使建设费用就便宜多了(请看简图),特别是电流容量大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