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投料为无尘产品,利于环境保护,更对***健康无***影响。絮状木质素纤维是品,保管不当容易酿成事故。颗粒转木质纤维有沥青作为造粒剂,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
2、颗粒状木质素纤维可以减少粒料损伤,增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3、由于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是工厂化产品,质量非常可靠,因而能在沥青混合料中充分发挥稳定作用,从而保证路面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絮状纤维受到湿气、纤维纠结、干拌剪切***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了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发挥作用。
颗粒状木质素纤维的特殊生产工艺使得细小的纤维表面涂覆上沥青层的同时纤维本身并未被沥青所浸透,然后再加工成颗粒状。含有沥青涂层的纤维对空气湿度不再敏感,不会因受潮而结块。而絮状纤维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受潮后纤维结块成团后在混合料中很难再分散开,从而严重影响了混合料和路面的质量。
另外,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比絮状木质素纤维密度大20倍左右,更利于运输和保存。其添加可采用机械添加,也可以采用人工添加,计量准确。



加入纤维后沥青混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明显提高,流值明显降低,大大提高结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
【加筋作用】在***A混合料中以三维分散相存在,起加筋作用【分散作用】促使沥青矿粉胶团分散,防止路面油斑出现【吸附、吸收沥青】充分吸附与吸收表面及内部的沥青,增加沥青油膜厚度,提高耐久性。【稳定缓冲作用】稳定沥青膜状态,受热膨胀利用纤维内部空隙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夏季高温天气沥青泛油,增强高温稳定性。【增粘作用】增加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提高集料之间的粘结力。


稀酸的脱木质素作用较弱,0.1%的酸的木质素脱除率只有22%,但半纤维的溶出率高,在酸浓度为0.2%时,酶解率可提高到大于90%,远比氨处理效果好,说明半纤维素的有效溶出比木素的脱除更有利于纤维素的酶解。氧化剂。氧化法主要是用进行氧化脱木质素的反应,从而达到***天然植物纤维的物理结构的目的。pH值是影响反应的重要条件,在碱性条件下,可在80~90℃低温下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要达到同样的氧化裂解木质素的效果,就需在130~160℃条件下,Gould等以H2O2为氧化剂,控制pH值在11.2~11.8的范围,可部分脱除木质素,并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过程中产生的***酶解过程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