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设施所有信息的数字化表达,是一个可以作为设施虚拟替代物的信息化电子模型,是共享信息的资源,也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的基础。
人们常以为BIM模型是一个单一的模型,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由于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分工不同、实现目标不同等多种原因,项目的不同参与方还必须拥有各自的模型,例如场地模型、建筑模型、结构模型、设备模型、施工模型、竣工模型等。而基于BIM下的造价可以在不同阶段计算不同阶段的造价清单,只要模型建立的足够精细就可以得到十分精准的造价信息。这些模型是从属于项目总体模型的子模型,但规模比项目的总体模型要小。
所有的子模型都是在同一个基础模型上生成的,这个基础模型包括了建筑物基本的构架:场地的地理坐标与范围、柱、梁、楼板、墙体、楼层、建筑空间等,而***的子模型就是在基础模型的上面添加各自的***构件形成的,这里***子模型与基础模型的关系就相当一个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基础模型的所有信息被各个子模型共享。特别是对于新形式、新结构、新工艺和复杂节点,可以充分利用BIM的参数化和可视化特性对节点进行施工流程、结构拆解、配套工器具等角度的分析模拟,可以改进施工方案实现可施工性,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错误和浪费的目的。
应用BIM系统强大的信息统计功能,在方案阶段可运用数据指标等方法获得较为准确的土建工程量及土建造价,同时可用于不同方案的对比,可以快速得出成本的变动情况,权衡出不同方案的造价优劣,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而准确的依据。现阶段来看,BIM技术的普及对工程造价的冲击主要局限于算量问题上。BIM技术可运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估算,这大大减轻了造价工程师的计算工作量,造价工程师可节省时间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如确定施工方案、评估风险等,进一步能细致考虑施工中许多节约成本等***问题,这些对于编制高质量的预算来说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