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历史
在1985年前的布线系统没有标准化。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本地电话公司总是关心他们的基本布线要求。其次,使用主机系统的公司要依靠其供货商来安装符合系统要求的布线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R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安装了计算机系统,而每个系统都需要自己独特的布线和连接器。客户开始大声报怨每次他们更改计算机平台的同时也不得不相应改变其布线方式。为赢得并保持市场的信任,计算机通信工业协会(CCIA)与***联合开发建筑物布线标准。
讨论在1985年开始,并取得一致,认为商用和住宅的话音和数据通信都应有相应的标准。
一般单一的家居布线系统
一般的家居布线要求都是跟随二个等级来设定方案,并于每一家庭中设定一个划定点(demarcation point)或一个辅助分离插座(Auxiliary amp; discount outlet)来连接到终端的设备。②6类、7类的标准还未正式出台,6类系统的安装规范和方法目前也没有形成,更重要的是有关6类或7类系统的测试规范和方法还没有。有关接地及引进设备的保规定,必须参照适当的电气规范或本地的电气规范。
一般分布装置(Distributor Device)
每一个家庭里是必须安装一个分布装置(DD),分布装置是一个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主要端接所有的电缆,跳线,插座及设备连线等。如何选择电缆系统选择电缆系统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考虑未来发展的余地和***费用,确保安装质量。分布装置配线架主要提供用户增加,改动或更改服务,并提供连接端口给与外间服务供应商提供不同的系统应用。配线架必须安装于一个适合安装及维修的地方,并能提供一个保护装置将配线引进大厦。所有端接如需连接大厦,必须安装接地及引进大厦设备,并合乎有关的适当标准及规格。 配线架可包括一般的交叉连接设备,并可连接机电设备,如HUB等,两者都必需符合标准。
综合布线并非
布线系统在刚进入我国时,曾给国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大厦里一旦有了布线系统就立即成了智能大厦,并且各个弱电系统都可以利用这套布线系统。一般分布装置(DistributorDevice)每一个家庭里是必须安装一个分布装置(DD),分布装置是一个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主要端接所有的电缆,跳线,插座及设备连线等。其实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大楼内的各个弱电系统的传输介质统一为一种的传输介质,从而使其便于管理、维护和扩展。但实际上,目前在国内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① 例如保安监控系统,目前使用的75fi同轴电缆价格低廉,传输距离远(超过100m),其带宽也很高;而综合布线中用到的8芯双绞线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还有,楼宇自控等弱电系统具有自己的布线系统,通常其布线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型,即在2芯线上可串联很多控制单元,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星型拓扑结构,要求每根8芯线只能接一个设备。由此可见,如果楼宇自控等弱电系统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那将需要大量的线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造价猛增。
② 单独设计、单独施工、单独管理的有些系统,例如消防保安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是不适宜的。
③ 综合布线系统为经常变更终端设备的种类和位置的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而像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弱电终端设备几乎长期固定在房间或走廊的某一位置,不需要经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