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饭骨头汤中的骨头是用的大筒骨,下面介绍大筒骨。
去用冷水把骨头先泡一个小时,中间换几次水,把泡出去,或者是做的时候首先以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捞起,这一遍,主要是为了去除骨头中的并杀灭寄1生虫,捞起后,锅内重新换冷水。
黄山咸肉菜饭的做法,咸肉菜饭骨头汤是来自安徽黄山歙县一带的家常饭,进了上海做了一些符合当地口味的变化,菜是矮脚的小青菜,米是蒸煮得软软糯糯的粳米,咸肉是农家自己腌制的咸肉,骨头汤是选用小排合着黄豆煮的汤,这是基本的范式了,一份十元左右,饭和汤都可以再加半碗的,吃饱是不成问题的。这道苦力饭,原是把白饭加以猪油炒过的青菜焖熟拌食,老早随着谋生的人去到,添了几丁咸肉,伴以黄豆骨头汤,味道就更香了。
菜饭骨头汤的菜用的是荠菜,下面介绍下荠菜。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炖汤之前,先将洗净的骨头砸开,然后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并慢慢加温,在水烧开后可适量加醋,因为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内。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
咸肉菜饭骨头汤中的咸肉是采用黄山农家正宗咸肉,下面介绍咸肉的形成。
腌肉原料分为带骨和不带骨两种。带骨加工的腌肉腌肉,按原料肉的部位不同,分别以连片、小块、蹄腿取料。连片指去头、尾和腿后的片体;小块指每块2.5千克左右的长方形肉块(腿脚指带爪的猪腿)。
板叶荠菜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骨头汤的做法
1、将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净,然后投入开水锅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 2、将骨头取出,放入温热水中,用抹布将骨头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头缝里的血沫、杂质,都要抹掉。
3、然后将直通骨劈断,劈开两片,出尽骨1髓,放在钢精锅中,用细网筛过滤原汤,加入葱、姜、酒,用大火烧开,再一次撇去浮沫,转小火炖至3小时后出汤,即好。 4、一般猪肉骨头汤能连续用,家庭中可煮9-10小时,可取用2-3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头颜色呈灰暗色,汤质鲜味、脂肪营养已用尽为止。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黄宗宪为了躲避文1字狱,逃到一个小村子,借住农户家。 颜色:汤清而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