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问题就是扯破或者堵塞滤带扯破多是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所以要注意机器的纠偏系统。如果纠偏出了问题,滤布跑偏了还正常的转机器,那滤布的寿命就差不多了。 至于堵塞,就需要经常的冲洗。一是要保证干净的冲洗水,二是要保证足够的冲洗水压,是在机器停了之后再冲洗5-10分钟。由于带机主要就是靠滚轮的挤压来脱水的。所以轴承承受的压力很大,所以轴承也是常见的易损件。如果管道没有紧密密封,吸入是空的,或者机油滤清器堵塞,吸油不顺畅。这个需要我们注意脱泥时的泥饼厚度,一般情况下3-5mm的泥饼厚度是的结果,不要太厚,很伤轴承的。
1、进泥质发生变化,脱水性能下降时,应重新试验,确定合适的投药量。有时是由于配药浓度不合适,配药浓度过高,絮凝剂不容易充分溶解,虽然药量足够,但调质效果不好。也有时是由于加药点位置不合理,导致絮凝时间太长或太短。以上情况均应进行试验并予以调整。由于压滤机在长而恶劣的环境中操作,因此将滤板逐个松开并移除滤饼。
2、带速太大。带速太大,泥饼变薄,导致含固量下降,应及时降低带速,一般保证泥饼厚度为5~lOmm。
3、滤带张力太小。此时不能保证足够的压榨力和剪切力,使含固量降低。
4、滤带堵塞。滤带堵塞后,不能将水分滤出,使含固量降低,应停止运行,冲洗滤带。
我国选煤厂一般是耙式浓缩机底流进入压滤机, 过高底流浓度给耙式浓缩机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若追求过高的底流浓度, 可能会造成耙式浓缩机压耙, 影响正常生产。所以,压滤机入料浓度应保持在400~600g/L, 这样, 既可以保证压滤机要求的入料浓度, 又可以保证耙式浓缩机的正常运转.保持合理的入料压力。入料压力是压滤过程的主要推动力, 入料压力越大, 压滤速度就越快, 但是, 过高的入料压力容易造成设备的磨损。脱水和澄清,其基本上分离悬浮液中的固体和液体,脱水是除去固相中的液相,澄清是除去液相中的固相。
入料初期, 滤室中还没有被截留足够的物料, 严格地说滤室的封闭性还不理想, 所以, 入料阶段以及压滤初期要保持低压大流量, 压力控制在0.11~0.12MPa, 否则会造成压滤机跑料, 给后续的压滤、成饼以及卸饼带来不利的影响。压滤阶段的压力以控制在0.149~0.159MPa为宜, 但是不能大于0.18MPa, 以免压力过大对压滤机滤板、机架等造成损坏以及对入料泵无谓的磨损。现场可以通过闸阀节流调节压力, 也可以通过入料泵电机的变频调速装置实现泵扬程(提供压力) 的合理调整。如果活塞表面光亮而不黑纯,表示已磨损需要更换活塞和“O”型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