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按泵壳结合来分类
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二、按泵轴位置来分类
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卧式泵
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三、按叶轮出方式分类
1、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2、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入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离心泵功率与效率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存在种种损失,使泵的实际(有效)压头和流量均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较理论值为高,设
H______ 泵的有效压头,即单位量液体在重力场中从泵获得的能 量,m;
Q ______ 泵的实际流量,m3/s;
ρ ______ 液体密度,kg/ m3;
Ne______ 泵的有效功率,即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处获得的机械能,W。
有效功率可写成 Ne = QHρg
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称为泵的轴功率,以N表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定义为泵的总效率η,即η=Ne/N

离心泵的验收要求说明
1、供方应该保证离心泵在满负荷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安全运行。随着流量下降,泵的扬程曲线应平稳地上升,泵的关闭扬程应为其设计扬程的120%~125%。
2、耐腐蚀离心泵的过流部件要求耐酸碱,耐磨;
3、离心泵的个临界转速不应处在额定转速的75~125%的范围内。
4、所有的离心泵型号在流量到流量运行范围应没有汽蚀,振动平稳并较小。
5、所有转动部件应进行动静平衡。
6、全部过流部件包括叶轮、轴承、前后护套,密封件等的保证寿命超过20000工作小时。
7、泵均应配备挠性联轴节,并应有联轴节防护罩。联轴节校正。联轴节和齿轮的额定出力至少是要求输出功率的120%。
8、泵体材料和润滑液的选择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9、泵壳设计要便于维修,在不影响主管线及阀门的情况下,易于检查、调整和维修。
10、泵配备的机封部件应稳定可靠,所有的磨损件均是易于更换的。
11、供方确保运行时泵的振动和噪音在合理的范围内。振动大小的检测以推力轴承或马达轴承的振动为准。
12、泵的所有管线接口均为法兰连接。
13供方负责为泵提供一个矩形的用于安装泵/电动机组件的公用底板,在拆泵时,泵腔内的水会通过该底座流到现场铺设的排水管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及设备造成污染。
14、泵的设计应考虑到检修的方便性。泵体和马达上应设有起吊耳以利于检修。
15、供方提供的同型号的泵采用相同的壳体,相同直径的叶轮,其余的零部件,包括备用零件与备用组件完全可以互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