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目前以开敞式为主,隔离单间为辅
目前,国内ICU通常采用开敞式大间布置方式,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但ICU病室因危重居多,发生的机会也相应增加,遇有严重、、服用及需要多种仪器监测疗的应与其他危重相对隔离。因此,ICU病室应设置隔离单间。 对于做脏器移植***后环境等级需百级空气洁净度的,ICU病室应设置百级单间。以上其占地面积宜在 18~25m?2;左右。为便于医护人员能直接观察到,面向护士中心监测站的墙壁至好选用玻璃隔断分隔,或应用闭路电视监护。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室温度时高时低,医护人员常受干扰,成功避免了术中情况的发生。


单间隔离ICU
护士站设在ICU病房***,并设有一台监视全科的心电监护,可显示全科的心电情况,现代高科技用于护理管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ICU的入口,应设自动门,由护士站控制。有条件的ICU可设闭路电视供探视者对视对讲。
ICU的4种布置方式
ICU的布置方式以床位与护士站的相互关系可分为4种:单面式、双面式、三面式、环绕式。
*单面式
病床沿病房一侧一字形排开,辅助房间布置在另一侧。护士站面向病床一个方向,注意点集中,但护理距离较长。弥补的方法是在病房的两端分设两个护理小组,疗室设在近护士站的位置,可减少护理距离较长工作强度大的矛盾。
*双面式
病床沿病房两侧布置,中间设两个护士站及主要疗用房,护士分别面向病床的两个方向。医生办公等其余辅助用房布置在病房的走廊外侧,其优点是护理距离较短,布局紧凑,避免了单面式的不足。
*三面式
病床沿病房的三个方向布置,中间设护士站及主要疗用房,多名护士面向病床的三个方向,优点是护理距离较短,护理人员集中,便于监护及医护人员互相支持。
ICU辅助用房
ICU辅助用房需结合病房区的布置形式、流程、洁净等级进行合理布置,平面流程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进入ICU监护病房须经换床后方可进入;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应采取强制性卫生通过。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生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工作站、治室、配药室、仪器室、高营养配制室、处置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更衣室、值班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根据各个***的条件及需求,可增设家属探视走廊,家属通过探视走廊玻璃隔断向内探望,免去家属更衣、戴帽、戴口罩等麻烦,并且可降低ICU病房的率。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庭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无条件设探视走廊的ICU病区,应设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家属可通过视频电话与患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