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少了养殖成本
以往在投料、施药、捕捞过程中,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50亩左右的鱼塘,在捕捞季,需要雇佣十几人进行拉网式捕1鱼,效率不高且成本巨大。智能化控制:生产过程是实现全程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可追溯。而新型的养殖模式下,投料、施药均只要一人就可以轻松操作,捕捞时也只需两名工人即可胜任。且鱼药的使用大大减少,周恩平笑着说:“整个夏天都没用过鱼药,鱼照样活蹦乱跳。”
每条养殖通道长22米,宽5米,深2.5米,可建造水泥结构,也可用玻璃钢材料。鱼就集中放养在养殖通道中,气提推水设备安置在通道的进水端,推动水体向通道另一端流动,同时为水体增氧。随着***不断加大养殖行业的环保管控力度,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由于效率低、污染大,已经很难为养殖户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部分落后的个体户甚至面临着被关停养殖场的尴尬结局。由于水体在不断循环中供氧充足,通道内养殖密度可达300公斤/立方。
通道的尾端设置集污区,鱼类的排泄物以及剩余饵料随水流冲到集污区,由集污设备抽送到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以及鱼菜共生系统净化以后,再排入大塘内使用。如此往复循环,可始终保持养殖水体的洁净。还有池塘自身的污染问题,我们现在***各级研究所都在池塘水质上做文章,为什么。智能化监控系统可24小时监控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以及PH值等重要指标,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并操纵设备运行状态。

如果你让我给出农业技术和水产养殖管理的比例,我会说三点或七点,三点技术和七点管理。技术手段不能取代管理,只能使管理更加量化和程序化,减少人为的弊端,而且还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因此,不要谈论***新的技术手段,而是***新的生产和管理概念。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要纠缠农业系统,而要更加注重管理。再循环水产养殖也存在许多失败的情况。目前我们的推广工作还仅限于淡水品种,以后将会一步步地拓展到海水养殖领域。鱼的存活率太低,或整个军1队都被歼灭了。不到10%是系统本身的原因。其余90%都是由于管理不当和操作错误造成的。归根结底,它仍然是一个人类问题。人民的心灵分散,一队一队不好。

高品质的全价复合饲料由于鱼类在池塘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特定空间养殖,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全价复合饲料以确保1佳的成活率,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FCR)。该养殖系统不适合低蛋白质或低生长性能的饲料。饲料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使是传统的池塘养殖,如果追求低饲料成本或原料质量太多。首先,将排干的池塘弄平,并用生石灰对池塘底部进行消毒,通常每公顷5-8吨。***应放在1大限度地降低单位收入成本上。与廉价,低增长的饲料相比,更高质量的饲料,如果适当喂养,可以实现饲料投入的1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