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具体规定了组织食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
(1)相关组织需要证明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以便持续提供全程安全的食品,其食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条例要求;
(2) 通过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及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增强顾客满意度。
2.标准的适用范围
ISO22000的使用范围覆盖了食品链全过程,即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分销 、 零售 ,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饮。另外,与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采用这个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配料、 食品添加剂、 食品设备、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清洁服务、 清洁剂、 贮藏、运输、 杀虫剂、兽药等。



ISO14001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
一、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环保局批复;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环保局验收;
4、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比如: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但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b、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易导致缺漏;
c、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如:公司拟扩建新厂房,对于扩建厂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未加以识别;
d、未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识别,如:产品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置。
2、环境因素评价不合理,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存在偏差;
3、环境因素未及时更新,如:
a、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但未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b、产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c、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d、厂房迁移到新址,未及时地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三、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
1、未能对所有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其控制方法/程序;
2、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未能形成相应规定,如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或其他方式。
四、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审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不充分,特别是地方法规、客户的要求未识别到位;
2、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进行适用性评审,未能识别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具体的适用条款;
3、未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发至相关部门、岗位人员;
4、未及时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更新,对已修订、更新、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能及时重新识别、收集、评审。



企业ISO9001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般有如下六个步骤:
1、领导决议计划和预备,首要作业(1)决议计划与许诺,(2)录用办理者代表,(3)树立作业小组,(4)资源开始供给,(5)拟定作业计划,(6)规范宣贯和内审员训练。
2、ISO9001认证初始质量评定,首要作业(1)查询剖析质量办理现状,(2)辨认产物,(3)辨认顾客及产物需求,(4)拟定政策、方针,(5)辨认进程,(6)评估断定重要进程,(7)断定规模与删减。
3、ISO9001认证体系策划与描绘,首要作业(1)断定组织与责任,(2)断定进程操控办法、原则,(3)装备所需资源,(4)策划文件结构,(5)分化质量方针。
4、织造体系文件。
5、体系试运转。首要作业(1)体系文件全员训练,(2)持续装备必要资源,(3)全员严厉按文件需求运转,(4)做好记载,留下依据,(5)磨合调整,及时改善,(6)树立三级监控体系。
6、ISO9001认证内审、办理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