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雕刻技法之深浮雕
具有两个以上大层次或用某些特殊技巧的浮雕凿活都叫深浮雕,深浮雕俗称“深活”。深活的立体效果主要靠众多的层次和各种操作技巧及精湛的技艺获得。深浮雕的大层次除了可以“钉”出来以外,还可以用“挎活”方法造成。当砖的厚度不允许继续往下钉凿,而大层次的数目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或厚度允许,但为了便于操作),都可以用“挎砖”的方法挎出一个层次,深浮雕以“线、面结合,以面为主”的方式来表现物象,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层次上的面来表现总体效果。在大浮雕制品的凿做中,各种手法和技巧都可以使用。高浮雕手法用于除甬路以外的几乎各个部位的“花活”,浅浮雕手法更是适用于各种部位的各种花活。内向性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
江南园林的漏窗讲求通透,常以镂空的砖雕装饰心屉,装饰与通透兼而有之。墙面砖雕可划分为檐墙砖雕、廊心墙砖雕、山墙砖雕、院墙砖雕等类型。廊心墙是檐廊下两端的墙体。廊心墙砖雕施用于墙中心偏上部位;工艺上有阴刻、平雕、镶嵌等手法;构图上既有中心花加岔角花的规则款式,也有绘画式的自在构图;应当指出的是,水泥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较高的数量不是次数越多越好,标号大于425的水泥因为缩力过大极易导致水泥开裂。装饰题材包括人物、动物、花草、文字题跋以及各种寓意不祥的几何纹样。墀头是硬山山墙突出于檐下的装饰部位。墀头上部的戗檐和盘头下的垫花,外形方正而且幅面大,又是檐下的突出局部,因此成为砖雕装饰的***。墀头砖雕纹饰题材普遍,多为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狮子绣球等寓意不祥的纹样。盘头局部为多层线形构造,雕饰以卷草之类的连续纹样为主。大木建筑的墙上嵌有一种小型砖雕构件,称之为透风或透气。透风多为长方形,纹样以梅、兰、竹、菊等花草为主,或采用瑞兽、吉语字符等;纹饰中隐藏透雕孔洞,以便分发潮气,使墙内木柱免受腐蚀。屋顶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屋脊和各种脊饰。仿古砖雕脊饰品种繁多,不同地域作风各异。
隋、唐、五代,尤其是隋唐两代宫殿建筑和碑石墓志发展。所用砖瓦,在纹饰方面,与以前的秦代相比,却大有逊色。唐代建筑用砖,以莲花、葡萄纹为多见。唐代砖雕比较突出的是1978年河南洛阳发现的修定寺塔。修定寺塔位于安阳市西北35公里清凉山。塔高16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清末年间,修定寺已经毁掉,只留下唐塔残高9.5米的塔身。塔身是用预先设计的花纹图案雕砖连续镶嵌而成(砖系模制涂釉)。 从修定寺遗址和碑文记载来推断,它并不是用来埋葬高僧骨灰和的和尚塔,而是建于寺内中轴线上供人参拜的主体建筑。这组砖雕共四人,由左向右:第1人头戴簪花幞头,身穿圆领长衫,左手叉腰,右手下垂,似在甩袖,面呈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