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780℃),
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与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快,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马氏体***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模具钢淬火冷却过程是在两种冷却介质(常用的是水和油)中配合完成的。使冷却过程较为理想,既在珠光体转变区域快速冷却,在马氏体转变区域缓慢冷却。
具体做法是,将加热到奥氏体温度的模具钢或零件,先淬入高温区快冷的一种介质中(通常是水或盐水溶液),以***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当冷却到100℃左右时,迅速取出转入低温区缓冷的第二种介质中(通常为油)。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由于马氏体转变在较缓和的冷却条件下进行,可有效地缓解或防止变形和开裂,俗称水淬油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