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各负其责,切实抓好现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由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兴办的养老福利机构等,在税务、工商、***、城建、水电等部门应给予优惠。加之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民就业方式的改变,留守或“空巢”老人增多,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社会福利、福利筹集的资金应向社会养老机构倾斜。研究解决影响养老机构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是研究制定养老机构发展规划,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储备制度。
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死不去养老院”的旧观念呢?北京老年研究心理所所长韩布新揭开了这一转变背后的真相。供不应求“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现在的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继而强调要以“基本养老”为***,“促进企业、***、***养老***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制度”,特别强调要“加强老龄工作”。”韩布新介绍道。家庭养老指的是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护理院等,得到相应的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前两者的中间形式,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等服务。
合肥市政研室和市老龄办曾共同对全市养老情况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调研,“一直以来,我国只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而如今,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引入一个全新概念――社区养老。因此,各级***和全社会应更加重视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应把发展养老机构列入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要将这项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并将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建设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切实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参与调研的市政研室三处处长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养老的严峻形势,应该尽快开始这一课题研究。在我国,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前列,但也只是“雏形”。
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的社会建设”开篇就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合肥市老龄办在今年3月至4月对全市城区“空巢老人”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虽然有72。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