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中,大多数人会认为爱情就是要牺牲自己去满足伴侣的需要,所以在恋爱初期,会对恋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这时两人之间的相处是很惬意、融洽和美好的,然而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两人的关系进入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后,一直付出的一方就会感觉到很累。说明部分男性在婚前为追求女性有较好的表现,而婚后则表现不佳存在大男子主义,或目的达到后放松对自己要求令妻子失望。
当“心累”慢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一直付出的人就会觉得吃不消,不堪重负,可能就会对恋人心生报怨:你为什么这么依赖我,我实在是累的受不了啦,分手吧。
而被分手的一方往往会觉得怎么会这样:是我做错什么了?以前都好好的,为什么今天突然说分手?
但是,真的是对方太依赖你而造成的分手吗?
与你自己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新闻,我愣住了:
一位女生大学毕业申请上美国的研究生,后来男友要她留下结婚;为了不让男友伤心,她同意了;
结婚之后她以不错的成绩考上研究生,毕业时,她的导师被聘到北京某高校当系主任,许她留在北京知名高校教书,可谓是千载良机;为了不让老公难做,她放弃了。
她跟着老公回家,在中部小城找了一所不入流的高校,现在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很后悔,可也晚了。
天生的一副好牌,硬生生被打成千疮百孔;
为了讨好男人,放弃自己的前途,值得吗?
心理学家凯利弗拉纳看到女儿在谷歌上搜索"如何让男人不离开我",非常生气。他对女儿说——
讨好一个男人,让他不离开你,根本不是你份内的事。
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永远也不会是!
为何如此,实在是因为我们虽然到了成家的年龄,内心依然过着孩子的世界。其实中国人从古至今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不喜欢过漂泊日子的心态,可谓“安居乐业”更是充分明示了安居在建业之上这一祖祖辈辈的心声,也正是这个***让人们拼死累活的非得弄个自己的“家”,不愿租房住。我们会把自己在小的时候获得过的,或者一直渴望有的,一股脑全投放在对方这个伴侣身上。基本上,在好的方面你们可以契合,在关系困难的地方也更会能达成一致地爆发,这就是双方潜意识的共谋。在孩子的需求与大人的责任中,我们在亲密关系里不得不碰撞,用着大人的招数,实现着一个孩子内心对于安全感的期待。